2021年02月05日 星期五
从1.6%到10.56%,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全面跃升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15年回眸
2020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主题: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全球科学抗疫。
本文作者于2006年3月在人民网“强国论坛”讲解《科学素质纲要》
科学素质纲要王怀国篆刻

    □ 王渝生

    余生趣潭

    15年前,2006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施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0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纲要》)20个战略研究中第19专题“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组所提出的重大专项建议,也是中国科协重大战略考量。

    我当时代表中国科协担任第19专题研究组组长,另有中科院、社科院和教育部分别推荐的3位专家田珉、李惠国、林建华担任副组长,下设13个课题(创新文化5个、科学普及8个)组织了以中国科协系统为主的科普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完成了《科学素质纲要》。该纲要获得国务院批准,于2006年2月6日颁布施行。

    党和政府对《科学素质纲要》十分重视。2006年3月“两会”期间,我被安排在人民网“强国论坛”讲解《科学素质纲要》的由来、内容和意义。

    事情的起因是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使用“全民科学素质”的概念,正式将“科学素质”从一个代表科学教育水平的指标,定义为表征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指标之一。中国科普研究所等科普工作者在1990年代也釆用欧美经典的“米勒体系”,对我国18-69岁公民科学素质进行了数学抽样测评工作。测评结果显示,当时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只有0.3%,比当时日本的3%、欧盟的5%、美国的10%,差距悬殊。经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受到了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指示中国科协和全社会都要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2001年,我国公民科素质仅达1.44%。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是当今世界唯一的一部专门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目的的法律。

    在国家《科普法》指引下,科普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紧接着,党和国家决定制定新世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把科学普及纳入《中长期规划纲要》战略研究内容之中。

    全社会的科普人士为之欢欣鼓舞,精神焕发地投入到科普战略研究之中。我记得时间最紧张的时候,开夜车甚至讨论争论到次日凌晨是家常便饭。

    当时《中长期规划纲要》规定,20个战略研究组每组都要提出一个重大专项建议。我组讨论结果一致认为,科普工作的目标体现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而科学素质的提高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精神体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科技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归纳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十分精准。

    我记得当时制定《科学素质纲要》开宗明义要作出“科学素质”的定义。这是所谓“正名”,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后经多次讨论,确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且具备一定的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种“四科加一能力”的科学素质内涵一直沿用至今而勿替。

    《科学素质纲要》提出15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指导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这里,政府推动是关键,全民参与是核心,提升素质是目标,促进和谐实现公平普惠。

    《科学素质纲要》确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个目标人群为重点;以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为四项基础工程;以完善政策法规、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三大保障条件;组建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测评估。在其后具体的实施方案执行过程中又有若干修改和补充。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从2005年的1.60%,提高到了2020年的10.56%。这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也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整体进入新阶段。

    从2018至2020年,我国在北京成功举行了3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大会发表《北京宣言》,积极推进建设世界科学素质组织,共建全球科学素质共同体,促进全球科学抗疫,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