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约翰·勒卡雷谢世的消息,说不上有多难过,毕竟这位间谍小说大师的高龄决定了这是早晚的事情,但内心还是深感痛失一位巨匠。
如我这般年纪和阅读量,很难说还能“最”喜欢某一部作品,假如非要说的话,不是《2001:太空奥德赛》,不是《一九八四》,不是科幻作品,而是约翰·勒卡雷的间谍小说《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喜欢到发疯,喜欢到熟读数十遍仍不厌倦,喜欢到爱屋及乌地在国外购买其他根本看不懂的原版新作。
买到英文版“斯迈莱三部曲”后,在回国的飞机上就开始翻阅《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我的英语相当糟糕,但我却能逐字逐句地准确翻译出每一句话来——因为所有的语句早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当中。
大家都有这种感受:对于好作品会反复阅读和观看。但我在第一次读完这部小说后,第二次再读时竟然忘了谁是间谍——一部以抓间谍为主题的作品,竟然让我忘了谁是间谍!因为我已完全沉浸在那迷人的叙述当中。此后我又多次咀嚼,但读到数十遍后所有的细节都已谙熟于心。
很多人未必喜欢勒卡雷的作品,那种缓慢的节奏让初读者很难坚持下去。其实《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响了不少人,甚至对当年一些投身写作者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家王朔的语言一向鲜活生动,我也非常喜欢,但有一次我看到他在访谈中竟说:我倒想要约翰·勒卡雷那种冷淡的英国风格,可是学不来。
说到《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在国内的影响,译者董乐山功不可没,他甚至在读者心中固化了勒卡雷的语言风格。所以在买到新版后,读到“三部曲”的第二部时竟无法继续,那种散文体的港式译法让我实在不堪卒读。
限于篇幅,无法一一罗列勒卡雷的作品。他的生平逸闻网上俯拾皆是,我在其他地方也有详析,这里谈得更多的还是个人感受。不过还是无法抑制地想要简单梳理一番,不妨随意选择几部——
成名作《柏林谍影》(1963)已具备了后来《锅匠,裁缝,士兵,间谍》(1974)的风格。《女鼓手》(1983)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案让一名演员实打实地扮演一个真人,而这名原本演技一般的女演员出色地完成了间谍任务。《俄罗斯大厦》(1989)在动荡的局势中描写了一种爱的追寻。《巴拿马裁缝》(1996)展示了间谍机构置底层特工于不顾的行径,被招募者不得不以编造情报的方式来取悦上级。《永恒的园丁》(2002)在追查中展现了真挚的爱情——“没有幻想的人的最后一个幻想”(引自《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读罢勒卡雷再读其他间谍小说,一是感觉不解渴,二是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作者真的有过特殊经历而哪些作者完全是坐在家里胡编。近年来一些优秀谍战剧也深受勒卡雷影响,从《潜伏》《黎明之前》《悬崖》中都能一眼看出情节与思路的借鉴,尤其是那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而此前一部反特片,都不是致敬而是直接抄袭了其中的桥段。
也看过不少勒卡雷作品改编的电影,但对影视版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却不甚热衷。1979年的剧集和2011年的电影我都有,但始终没有认真看过。扫过几眼就知道字幕多么粗糙——这也不怨译者,就算他们认真敬业,依旧有一些不可逾越的鸿沟;小说本就晦涩,被剪辑后的影视更甚。假如早些获得信息,真希望能义务承担部分翻译工作。不求任何回报,只为一种挚爱。
据说有的红学家从来不看任何《红楼梦》的舞台与影视作品,因为在他心中早有一套宝哥哥林妹妹的形象,一旦看了就会破坏。对于勒卡雷的作品,我也是这样。
(作者系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主要从事科幻与科普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