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发布“2020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其中不乏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话题,同时也有些“老问题”穿上“新马甲”,此前被解读多次的食品安全问题,今年仍然上了流言榜。
流言一:冷链食品外包装发现新冠活病毒,不能再吃冷冻食品了
真相:低温冷冻食品相关的主要是流通环节,如搬运、操作环节引起的传播,截至目前全球8000多万例确诊病例,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冷冻食品而引起的感染。
专家表示,正规渠道购买的正常冷冻食品可以食用。如果从非正规渠道购买冷链食品,这些食品包装表面一定要做好消毒处理,做好自己的防护;接触这些食品以后,要做好手的卫生;处理这些食品时要防止飞溅,避免周边环境的污染;处理完以后,要对环境、工具表面做必要的清洁、消毒处理;另外,在疫情期间最好吃熟食。
流言二:复原乳没营养是“假牛奶”
真相:复原乳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乳制品原料,并非“劣质产品”,其同样可以为人体提供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
专家表示,复原乳又被称为“还原乳”或“还原奶”,是将干燥或者浓缩后的乳制品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获得的乳液。相比鲜牛奶,复原乳的生产工艺增加了高温杀菌的步骤,但对于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和钙),几乎没有影响。
流言三:泡发食物都很危险,都会造成米酵菌酸中毒
真相: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特定温度和生长条件下才会产生的小分子毒性代谢产物。家庭泡发谷物自发酵食品、变质鲜银耳和变质薯类食品是容易导致此类中毒的主要食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秀梅表示,为避免该类食物中毒的发生,家庭或小作坊要慎重制作或尽量不制作、不出售酵米面类食品。正确购买和科学食用银耳、木耳等相关食品,禁止出售鲜银耳。
流言四:吃冷冻肉有害健康
真相:正规生产的冷冻肉经过严格的标准和生产程序,安全有保证。其解冻后,除了营养成分会有少许损失,其他食用品质几乎没有影响。
专家表示,我国地方的储备肉体系中包括冷冻肉。冷冻肉的制作保存非常严格,宰杀后的畜禽肉,经预冷后,在-18℃以下的环境中迅速结冻,肉的深层温度必须恒定保持在达-6℃以下,不必担心正规“冷冻肉”有毒害。
流言五:加食品添加剂的零食都是不健康的
真相: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专家认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符合国标对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要求,且符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没有问题的。
流言六:速冻食品没有营养
真相:速冻食品是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优良载体,是采用速冻的工艺生产,在冷链条件下进入市场的食品,其特征是利用低温最大限度保存食品的原有品质。
专家表示,速冻食品在运输过程当中是非常常见的,它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且还能够将大部分海鲜和肉类当中的蛋白质保留住,流失的只是少量的水分和其中的维生素。
流言七:生乳标准低,所以奶味变淡了
真相:《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适用于生乳,不适用于即食生乳。“奶味”是主观因素,不能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指标,不影响产品的营养。
专家介绍,如果一定要说奶味变淡,可能跟现在的奶经过均质处理有关系。这个工艺会让牛奶中的脂肪破碎的更加细小,从而使牛奶看起来更加洁白细腻。喝起来没有那种粘稠、厚重的感觉,会让大家觉得“现在的奶变淡了”。
流言八:国产食盐里的亚铁氰化钾有毒
真相:亚铁氰化钾是我国食用盐中允许添加的一种抗结剂,在常规烹饪条件下不会产生氰化钾。按照相关规定在食用盐中合理使用亚铁氰化钾,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专家表示,亚铁氰化钾要造成人健康上的负面效应,成年人每天至少得摄入1.5毫克。按照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量来推算,相当于每天要吃3两左右的食盐,正常人一天吃的食盐能到20克就已经非常咸了,所以除非过量食用,否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流言九:食用隔夜菜会导致肾衰竭
真相:隔夜菜密封后冷藏较短时间食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发生腐败变质的隔夜菜则不可再食用。
专家表示,隔夜菜可能由于细菌增殖引起的食物腐败变质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人体食用被污染的饭菜后容易引发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腹胀、呕吐等身体不适感,并不会严重到引起肾衰竭。而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食用腐败变质的隔夜菜导致腹泻、又未及时补充水分而导致人体严重脱水时,才会引起肾脏缺血,引发急性肾衰竭。
流言十:塑料包装食品会引发癌症
真相:允许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都经过严格的安全性审查,食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包装,不存在安全问题。
专家介绍,食品包装属于《食品安全法》的监管范畴,我国规定包装塑料在和食品接触时迁移量不得超过0.01 mg/kg,这种剂量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正规的食品包装和食品生产企业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和产品质量检验,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目前也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实塑料包装会引发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