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于2004年上映的法国电影,所蕴含的深刻教育内涵,时至今日依然是教育、心理乃至音乐领域讨论不休的话题。
这类教育感化类主题电影在故事架构设计上不算新颖。“音乐”是影片的主打标签,被放在了与“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成为贯穿影片首尾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元素,也可谓是别出心裁。
影片一开始,就展示了一位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皮埃尔在音乐会指挥的场景,而后场景切换,皮埃尔与他的一位老同学围绕一本日记,将时光慢慢拉回共同的学生时代。
这本日记的主人公就是几十年前在他们班级担任学监的马修先生。当年的马修是一位失意的音乐人,命运的安排使他来到一所位于偏远地区的法国乡村学校担任学监,面对的是已经被大多数人放弃的“问题少年”。相较于校长采用的专横、残暴、犯错即惩罚的教育管理方法,马修从和学生们的日常交往中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运用自身的音乐优势组建合唱团,亲自为孩子们写谱、指导,在一点一滴中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建立快乐,并从中发现了一位极具音乐天赋的孩子——也就是片头的指挥家皮埃尔。
当马修和这群孩子初次交锋,听到孩子们哼唱对他的嘲讽之歌时,并没有生气,而是大度地指出,音有点不准哦!后来在组建合唱团时,又通过学生的试唱辨别出他们的乐音是否准确,并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了低、中、高三个声部。在这个过程中,音准是他判断的重要指标,而从科学的角度看,音准也是有其“科学标准”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音准,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音乐中的音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那就是音高的准确性,即音准。这种音准有着精确的物理意义,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每个乐音震动的频率就是它的物理属性。而在音乐中使用的音并不是随意产生的,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挑选出来的。而另一种音准指的是人们对于音高的一种听力反应,严格来讲应该叫做“音准感”。人们听音时,首先是要用耳朵去听而不是用仪器去测量,如何判断,依靠的就是人们的“音准感”。影片中马修多次排练合唱团歌曲,以及成功挖掘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音准感。
音准感也分为绝对音准感和相对音准感。绝对音准感,是指在无任何辅助参考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判断出所听到声音的音高的能力;而相对音准感,对于音的辨识并不是对单个乐音的独立判断,而是基于音与音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所反应的音高并不能体现数理意义上绝对值。
科学研究证明,绝对音准感的获得,较多地依赖于先天的听觉素质条件,有多个基因被证明与绝对音准感相关,但这种能力也可通过后天训练获得。
电影中,马修通过合唱这种音乐训练打开了孩子们闭塞许久的心灵,而现实生活中音乐训练对于人类的思维、记忆、语言学习等的积极作用也被多次证明。脑结构方面,科学家通过FMRI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发现经过音乐训练的人群,听觉皮层的颞叶平面在左脑中具有更大的面积;记忆模式方面,1997 年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音乐训练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长期时序推理的能力;心理发展方面,法国学者Alfred Tomatis1991年提出的“莫扎特效应”经美国学者Don Campbell推广后,发现使新生儿接触特定的莫扎特的某些作品有利于心理发展,并对孩童的创造力、注意力水平等其他心理和生理参数水平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通过音乐,问题少年皮埃尔改写了他的人生,而他的伯乐——马修先生,更是收获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人生乐章。音乐往往带有惊人的力量,就像影片乐曲所唱:在灰色晨曦中,寻找通往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网络科普部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