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趣闻趣事
在创新活动中,观察是认识世界,捕捉外部信息的主要方法。科学上许多重大发现都是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获得的。下面我们来讲几个这方面的故事。
巧辨雌雄香榧树
浙江会稽山区种的香榧树,有的树几十年不结实,有的树年年都结实。老农蔡志静和青年教师汤仲壎等经过细心观察,发现有的树只开花不结实,有的树不开花而结实。他们想,开花榧可能是雄榧树,结实榧可能是雌榧树。
1959年谷雨节前后,他们在长期不结实的榧树上进行人工授粉;在结果的榧树上做了套袋试验。结果证实了他们的假设。以后该山区通过人工授粉,大大增加了香榧的产量。
朋友你看,从事科技创新工作,观察能力是不是很重要。
发现“超导现象”
1978年,苏联科学院的夏尔布里津教授合成了镧铜氧化物,并发现这种物质具有在温度下降时电阻会随之减少的特性。1980~1981年,他继续进行试验,发现当温度降到绝对温度40度时,电阻消失了。但当他与另一位物理学家谈及此事时,对方漫不经心的认为是“表面异常”,这也动摇了他继续研究的信心。几年后,瑞士科学家缪勒和柏诺兹也发现了这个超导现象,并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观察到一种现象,并不代表他发现了它。夏尔布里津教授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但遗憾的是他缺乏“发现能力”,因而错失了一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机会。
发现“新生积盐层”
1997年,我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9团做科技服务工作。团长跟我说:该团三连是全团垦荒最早的连队,按理讲,应该是棉花产量高的连队。但是,近几年棉花产量越来越低。希望我能将三连低产的原因找出来,以便对症下药。
第二天,我去到三连,沿着一块正在灌水的麦田边走边看。正常麦田灌水时,水面上会不断“咕嘟,吐嘟”冒气泡,但这块麦田的气泡很少。我又到主干排渠边上去看,正常灌水麦田的排渠边坡上会有水渗出,但这块麦田没有。因此,我分析这块麦田土壤耕层下可能有隔水层。
于是,我和该连技术员一起在旁边的棉田挖土壤剖面。结果发现耕作层下面有一层十分坚硬的硬实层,约十多厘米厚。根据盐碱在土壤中的移动和积累规律,我判断:由于该团长期没有排水系统,在农田排灌水过程中,少数盐分会滞留在犁底层内。随着垦荒年限的延长,灌水与停水周期增多,犁底层积累的盐分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这层坚硬的新生积盐层。
根据这个推论,我与连队技术员一起分别在垦荒5年、10年、15年、20年、25年的农田和尚未开垦的荒地挖土壤剖面。结果证实:随着垦荒年限延长,新生积盐层厚度随之增加,而荒地完全没有新生积盐层。根据这个调查结果,我向团领导提出了两条土壤改良建议:加快排水系统的建设;深耕+秋冬灌洗盐。
2004年我再到129团调研时,该团陈副团长告诉我,三连的棉花亩产己上升到全团前三名。
这次实践使我认识到:观察、分析和实验是发现和认识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
(作者系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