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4日 星期五
又见月球
□ 郑 军
视觉中国供图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让我们梳理一下科幻作品中对月球世界的畅想。它们与人类对月球的科学考察彼此促进,交相辉映。

    两千年前,古罗马作家卢奇安就在《一个真实的故事》里幻想了月球世界。那里的“月球人”和“太阳人”作战,目标是争夺金星。当时,人们认为日月星辰都位于云层上方不远处,须臾可至。

    十六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创作了《梦》,设想月球上生活着巨大的人面蛇身动物。它们日间在月球表面活动,夜里则躲到月球深处的洞穴里。当时,像开普勒这样的顶尖天文学家已经知道月球的位置,以及“逃逸速度”等知识。但他想象不出怎样才能把人送上月球,只好请巫师帮忙,通过向旅行者施法,让他达到第二宇宙速度。

    十九世纪,各种以热气球为题材的飞行小说不断涌现。在《汉斯·普法尔历险记》中,美国作家爱伦·坡让主人公驾驶气球飞向月亮。不过不是进行科学考查,而是躲债。普法尔先生因祸得福进入了月球人的世界。

    俄国作家挈柯夫也创作过一个气球宇航的故事。他让一群冒险家乘坐着由十八个气球牵引的铜制立方体吊舱飞向月球。在稀薄的空气中,立方体被内部的气压炸裂,冒险家们飞入太空,掉到月球旁边的小行星上。

    十九世纪末,凡尔纳以月球为目标,创作出不朽名作《从地球到月球》。它在科学细节方面设计得十分扎实。好几位现代宇航之父们都承认,他们正是在凡尔纳启发下,才开始思考太空旅行的可能性。

    凡尔纳在小说中写到,在月球经过近地点和天顶点之前,用垂直于天顶的大炮,以每秒一万二千码初速发射炮弹,便会在九十七个小时以后击中月球。三位旅行家坐在炮弹舱里飞向月球。在续集《环月旅行》中,他们围绕月球旋转,但是无法着陆,后来返回了地球。

    不久以后,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受到启发,创作出科幻小说《到月球去》,于1892年发表在莫斯科的《环球》杂志上。小说宣传了他的多级火箭原理。

    1901年,英国作家威尔斯创作出《月球上的第一批人》。主人公通过反重力装置飞上月球。那里有一个月球人社会,他们类似蚁群,因分工不同体型各异。当时人们并不清楚月球表面是否有空气。于是威尔斯设想到,月球向阳面会有空气,背阴面由于温度骤降,空气会变成雪花飘落下来。

    1902年,法国剧场老板梅里斯拍摄出历史上第一部故事长片,也是第一部科幻片,名字就叫《月球旅行记》。

    1904年,中国人写出了第一部科幻小说,名字就叫《月球殖民地小说》,连载于上海《绣像小说》杂志,作者是荒江钓叟。小说中最先进的飞行器是飞艇,主人公遇到一个技术远超地球的飞艇编队,疑似来自月球。可惜小说在此戛然而止,挖了一个历史大坑。

    在二十世纪初,月球寄托着人类的宇航梦想。1929年,德国电影导演弗里茨·朗格拍摄出科幻片《月亮上的女人》。并请火箭专家赫尔曼·奥伯特作顾问。影片设想火箭发射时要进行倒计时,后来成为航天工作的标准程序。

    在美国作家海因莱因的《安魂曲》中,主人公哈里曼年迈体衰,只为了圆儿时的太空梦,不顾禁令,雇佣宇航员把自己送到月球表面,仰望着太空中的地球平静弃世。这篇作品发表几十年后,美国富翁蒂托以老迈之躯成为第一名太空游客,实现了哈里曼式的理想。

    1969年,人类终于首次登陆月球。似乎是因为真实情境远不如想象的精彩,月球题材退出科幻很多年。最近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要属科幻片《月球》,拍摄于2009年。人类在月球上开发氦3,整个矿场高度自动化,只有一个名叫山姆的员工在职守。各种线索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生平来历。

    在月壤里提取氦3,是最近才出现的开发月球远景规划。新的科学促进创作,新的幻想又激发科学进步。相信在不久以后,月球会重新回到科幻作家的视野。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