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文学家眼中的AI
□ 刘为民

    文坛赛先生

    上世纪60年代初,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里指出:“文学艺术创造的工艺过程,有它的一般性,能用社会强大力量控制,甚至于到另一时能用电子计算机产生(音乐可能最先出现)”。今天,这已经成为现实—— AI机器人的多元创作与“云端”服务的创意开发。

    众所周知,1920年捷克作家卡·恰佩克创作了剧本《万能机器人》;半个多世纪后传入中国,其中译本刊登于《世界文学》1980年第1期。剧中首次使用了“机器人”一词:“robot”源自捷克语“ro-bota”,意为“强制劳动”,本意是“奴隶”——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列子·汤问》里讲的故事:周穆王西巡狩猎归来途中,能工巧匠“偃师”献上他“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颔)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

    可见,当机器人仅仅是在模仿器官功能的层面服务、取悦于人时,周穆王并不会生气而喜闻乐见;当机器人——“倡者瞬其目”表现出人的“情感”——即以眼神挑逗“王之左右侍妾”,顿时遭遇“雷霆暴怒”;因为周穆王将“倡者”视为欺君罔上、色胆包天的真正“情敌”了。于是吓得“偃师”赶紧拆解 “倡者”,把其五脏六腑“剖散”满地,才死里逃生。这里突出彰显了人与机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感情”!

    近年文坛又开始重新强调“抒情传统”,既是回应人工智能(AI)的参与文艺创作,也在实质上深化五四精神启蒙——更新换代的“德先生与赛先生”。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开篇就拟定 “题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 ‘人’的深情呼唤,特别关心“音乐可能最先出现”用电子计算机“产生”作品的时代。

    前不久,上海召开“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主题曲《智联家园》,就是由著名的机器人“小冰”作曲并演唱发布的。今天已不再是谷歌的AlphaGo“人机对弈”,而是“小冰”们挑战多元创作乃至各领域的人类感情。目前已进化到第七至八代的 “小冰”,兼备诗歌、新闻、金融播报诸文本和作曲、演唱、有声读物、电视主持等声音,及绘画、服装设计等视觉三个领域的创作能力;尤以诗歌、音乐、美术这一人文精神与核心情感领域为特长。其创作往往“一蹴而就”,自动生成的快捷、便利和“性价比”,十分诱人。总之,“AI”创新的研发“投产”,广泛并多元化地服务于现代社会,成果累累新人耳目,经市场驱动因而“层出不穷”,有时宣传得简直有点“惊世骇俗”了。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关于“固定资本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节,中译本标题就是“机器体系和科学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化”——其中指出:加入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后,劳动资料……的最后的形态是机器,或者更确切些说,是自动的机器体系……是最完善、最适当的机器体系形式。今天,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形态和发展趋势已经变为现实。2020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不少新潮、时尚的 AI产品争奇斗艳。不难预见,今后经过多元社会的推广普及,全球网络、万物互联状态下的超级AI机器人,以“脑机接口”、万物互联、云端服务、基因工程的集成创新等为标志,形成“共脑”效应和超然凌驾于各“星球智慧生态”之上的“universal mind(寰宇心灵)”,必将引发未来人类社会尤其是工商经贸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带动科技文艺生活的振兴繁荣;同时还将更加多元地体现于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特别是人们思想感情和精神认知等方方面面的改变上。关于自我与存在、永生或虚无的终极追寻等等,如鱼饮水,感同身受。世局丕变,岂止百年? 

    (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