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科学与科学精神
□ 王渝生
科学精神王怀国篆刻

    余生趣潭

    我们今天讲的科学,是指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即自然科学进行继承和发扬之后,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日心说”的天文学革命和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核心的经典力学诞生,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近代科学被简称为实验科学,或者是实验+逻辑的科学,或者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并且同数学的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知识体系的科学。从溯源的意义上讲,才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和阿拉伯地区的科学,那都是相对于近代科学而言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的古代传统科学。

    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史家贝尔纳(1901-1971)在其所著《历史上的科学》(1954年)中,认为科学是“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知识的传统、一种保持或者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一种构成诸信仰或者对人类和社会诸认识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这是迄今为止,科学共同体比较公认的近代科学的定义。

    中国的传统科学,是“格致”之学,格物致知,通过接触、探究事物的性质,以获得真知,即科学知识。所以中国传统科学强调从实践中来,提升为理性认识,但比较缺乏源自古希腊的形式逻辑推理。如中国传统数学,算法化、程序化、机械化,寓证于算、不证自明;不同于西方古希腊数学,公理化、逻辑化、演绎化,讲形式逻辑的证明过程。二者异其旨趣,各有千秋。

    我以为,科学首先是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还是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为获取知识和知识体系而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实验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一道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革命活动;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欧洲在近代科学革命时期,就有了如英国皇家学会这样的科学建制化,中国则是到了1928年南京中央研究院、1929年北平研究院的成立,以及1949年中国科学院的成立才完成了科学建制化。

    重要的是,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以科技创新迅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是实事实证、合乎逻辑的,这同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路线完全一致。科学精神的基础是求真求是、求实务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认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原动力。

    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科学不承认终极真理;科学主张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科学提倡怀疑、批判、不断进取的创意新精神。强调理性与实证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不懈探索与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生命和灵魂。

    简言之,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弘扬科学精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立场,把科学看成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弘扬科学精神,必须放眼世界,立足时代和社会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弘扬科学精神,必须营造宽容开放的氛围。科学是一个对未知的探索过程,要面临曲折和不可预期的结果,会遭遇错误和失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

    弘扬科学精神,必须推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的组成部分,弘扬科学精神要倡导对自然科学进行人文思考,积极推进科学与人文的互动。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对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掌握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学会科学思维,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我们的民族复兴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科学家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我要勇于承担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人生价值融入弘扬科学精神的伟大科普事业中。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