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新识
□ 宁蔚夏
吃饭多咀嚼是日本自古推行的简单易行的健康进餐法,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近期,日本北海道大学与札幌国际大学研究小组一项共同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值在早上咀嚼40次的条件下最低,与餐后30分钟胰岛素分泌量上升有关,说明早餐多咀嚼,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研究小组招募9名健康成年男性为对象进行试验。首先在参试前指导受试者进行1~2周有规律的生活(23~0点睡觉,7~8点起床),之后进行75g葡萄糖溶液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试验餐(白米饭200g)每口咀嚼10次的试验以及每口咀嚼40次的试验。各试验以一周间隔进行,调查咀嚼次数的不同试验,随机决定试验顺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餐的摄取试验1天进行了2次(早上8点和晚上20点)。
结果表明,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的血糖值与此前报告的一样,在早上8点和晚上20点有所不同,血糖值在摄取75g葡萄糖溶液60分钟后,晚上的试验与早上的试验相比呈高值,血浆胰岛素浓度在摄取30分钟后在早上与晚上试验时相比有明显增加。
每口咀嚼10次白米饭和咀嚼40次白米饭,在早上和晚上摄取试验餐的4个条件(早上10次、早上40次、晚上10次、晚上40次)之间,比较血糖值和血浆胰岛素浓度,在早上咀嚼40次的条件下,与其他3个条件相比,餐后60分钟、90分钟以及餐后总血糖值显著降低,餐后30分钟血浆胰岛素浓度与其他条件相比增加。
胰岛素生成指数方面,早上咀嚼40次的条件下与其他3个条件相比,也显示出了明显的高值。根据这些结果,从而得出了摄取高碳水化合物后的糖代谢能力通过早上咀嚼运动而增强,由于胰岛素初期分泌功能上升,以致餐后血糖值迅速下降的结论。
该项研究不仅提出了咀嚼运动对饮食健康在一日时间上有所不同的新观点,而且验证了咀嚼运动对糖代谢所具有的昼夜节律,对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以饮食习惯为原因的疾病的营养饮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