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己亥庚子之交,一场肆虐的病毒侵染华夏大地,严重威胁全国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正在和即将给国家经济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与损失。除了情感上的感动与震惊、悲哀与感叹,更需要我们去进行理性的反省与深层思考。
自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积极推进通过人才引进振兴乡村的“首席专家工程”。2019年夏,我受聘担任该镇朱家岭村“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因而有机会具体参与到乡镇和乡村各项具体工作当中。
疫情期间,我亲身经历了一个基层的乡镇能够从社会文明建设的高度,推进各项防疫工作,把信用体系的奖惩机制与乡村社会公序良俗建设的有机结合纳入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则是在大水泊镇各村都普遍成立了志愿者组织。以内生性和自发性、民间性和公益性为特征的志愿者组织,以“利我利他,自助助人”的新伦理,实践着合作和互助,公平和互惠,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为防疫抗疫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一则是以自愿、自发为特征,本着团结互助,倾情奉献精神的捐款捐物成为普遍现象。
作为一个村子的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疫情期间,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所在的朱家岭村的各项工作:
开始是在村里设卡封村工作,村里干部、党员动员轮流值班,村里的村民表现出了少有的齐心与支持;后来又是在村干部和党员的带领下,全体村民发起了捐款行动,几乎全村每位村民都在特殊时期为扶危救困捐出一份爱心。亲历其中,引发我对合理规范地管理、支配和使用社会捐赠重要性的思考。
社会捐赠是应对危机的重要财富,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推进科学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资与资金储备。疫情期间,很多村镇都捐出数额不小的善款。规范、合理、科学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社会捐赠,对于支持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抗“疫”工作,支持改进、完善、加强镇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笔者认为,特殊时期镇域所获社会捐赠的管理与使用应考虑以下方面:
第一,社会捐赠的一部分用于根据国家的总体需要,支持疫情严重地区战“疫”工作与保障国家公共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第二,社会捐赠的一定比例应用于支持镇域建立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建设;基于行政机构的组织制度创新,推进管理部门的综合化与横向联合,在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建立常设组织——乡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集数据收集、整理信息、提供咨询等功能于一身,发挥协助政府为应对危机,制定各项具体方针的智库功能。
第三,社会捐赠部分应用于支持和援助乡镇陷入危机与困境的企业与家庭。
第四,捐赠的部分应用于奖励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村镇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和优秀乡镇居民志愿者。
第五,社会捐赠的一部分还应用于成立乡镇公共建设基金。负责疫情结束后,进行应急机制建设,开展应急管理和危机处理的人员的培训,提高乡镇危机应对能力;促进公共医疗体系下沉到乡村,推进医疗服务覆盖所有村庄。
第六,将捐赠数额、捐赠的功能配置、捐赠的使用情况、捐赠去向及操作程序公开透明,接受捐赠者及全社会的监督。
第七,捐款捐物善举之人能够在危难时刻伸出援助之手,应当给予标志性的纪念回赠,以感恩之情示以感谢与激励。并应纳入个人诚信体系的评鉴,使乡镇社会治理工作更具人文关怀的温度。
这次疫情对中国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损失与影响,需要假以时日和大量投入进行修复与重整。此时,保证社会捐赠能够规范、合理、科学配置与使用,使其实用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最大化,依靠的是政府的执政智慧与社会的公众良知,成就的将是一方水土的公序良俗建构。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威海市文登区远山泊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