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0日 星期五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AI)已经走出实验室,离开棋盘,通过智能客服、智能医生、智能家电等服务场景在诸多行业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可以说,AI正在全面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1956年达特茅斯人工智能夏季研究会提出人工智能后,相应技术对应的产品也相继推出,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事件。

    1968年,首台人工智能机器人诞生。美国斯坦福研究所(SRI)研发的机器人Shakey,能够自主感知、分析环境、规划行为并执行任务,可以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这种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的感觉,如触觉、听觉等。

    1970年,能够分析语义、理解语言的系统诞生。由于它能够正确理解语言,被视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次巨大成功。

    1984年在美国人道格拉斯·莱纳特的带领下,启动了大百科全书(Cyc)项目。它的目标是让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以类似人类推理的方式工作,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全新研发方向。

    1997年,IBM公司国际象棋电脑深蓝(DeepBlue)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2011年,IBM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沃森”(Watson)参加了一档智力问答节目,并战胜了两位人类冠军。

    2016年,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深度学习大热。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第一次在国家政策上明确提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并将在制造、金融、农业、物流、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提上日程。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正不断改变着零售、农业、物流、教育、医疗、金融、商务等领域的发展模式,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环节。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数据显示,在未来5年内,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多个行业,将极大提高这些行业的运转效率,具体提升的效率为教育行业82%、零售业71%、制造业64%、金融业58%。

    随着人工智能的充分发展,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体验将更加丰富多彩,把人们从体力劳动乃至常规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投入到创造性活动当中,使人类自身与社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人工智能对教育和就业的影响:发展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不是用来替代人类,而是帮助人类变得更加智慧,而教育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经济活动中的产能,使得人们逐渐从机械重复性或危险的劳动中抽离出来,从而增加了思考、欣赏等闲暇时间,更专注于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审美与想象力的潜能开发与提升。

    人工智能对隐私与安全的影响:在许多生活消费场景中,人们对个性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个性化、场景化服务也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驱动创新的主要方向。服务供应方在信息获取社交化、时间碎片化的情境下,着力建立更灵活便捷的消费场景,给人们带来更加友好的用户体验。与此同时,随着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客户画像真正理解客户,精准、差异化的服务使得客户被重视被满足感进一步增强,但是在蕴藏着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对现有法律秩序与公共安全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人工智能对社会公平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突飞猛进,一系列价值难题也正逐渐显现在人们面前。目前还有大量不会上网、由于客观条件无法使用互联网及不愿触碰互联网的人群,已经被定义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边缘人”。而人工智能对人们的文化水平、信息流的掌握程度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技术越发达,信息鸿沟就越深,进而演变为服务鸿沟、福利鸿沟。在人工智能时代,“边缘人”将越来越难享受到便捷的智能信息服务,也更不易获得紧缺的服务资源。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