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华院士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上回答提问。 |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
编者按:11月13日,由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主办的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四期在清华大学举办,主题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与新科技革命”。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作为主讲嘉宾作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本报有删节)。
近两年来,中兴、华为等一批科技企业遭到美国打压,更加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成为国人最大的共识。
回顾2003年开始,延续3年的我国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历程,参与者的担当精神、献身精神和民主精神,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不能忘怀。时隔15年后,当我们为诸如神舟奔月、天宫遨游、蛟龙入海,天眼探穹、北斗导航、C919等大国重器取得的重大进展欢欣鼓舞时,我不禁想起当时2000多名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在寒冷的冬天,在中国会计学院冷冰冰的房间里为制定规划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他们的爱国精神让我深深感动。我相信,如果没有《规划纲要》的前瞻布局,当前我们面临的局面也许会更加困难和被动。
回顾过去的十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科技部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相互合作下,《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目标、战略重点、指导方针、激励政策、重大专项等得到了有力的实施,它所提出的目标和指标已经基本实现。可以预期,我国明年将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已跃居第14位,是中等收入国家中仅有的进入前30名的国家;2018年全口径R&D经费支出1.97万亿元,与GDP之比为2.19%,比上年增长11.6%,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作为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的重要标志,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2004年的71.8岁增加到2018年的77岁。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绩。当然成绩还有很多,今天,我想用三个典型案例来集中展示这些年取得的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领域,以北斗系列、神舟系列和嫦娥系列为代表的一系列成果,显示了中国目前在航天领域的攻坚能力和技术水平。航天事业不仅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更重要的是,还有技术溢出效应。航天技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新技术,就像母鸡下蛋,带动一大批科学技术的发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深海潜水器,主要着眼于深海资源探测、研究与开发。研制过程中历经经费短缺、多种技术集成难度大、试航风险很高的困难,终获成功。随着“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下潜到7062米,标志着我国深海探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高温气冷堆技术。高温气冷堆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它具有热效率高、燃耗深、转换比高等优点。更引人注目的是,高温气冷堆电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发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元素大量释放的事故,业内人员称它为“傻瓜堆”。实际上“傻瓜”凝结了众多研发人员的智慧。
中长期规划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绩?中长期规划的精华在哪里?有什么经验?我想,中长期规划纲要对我国科技发展形成了完整的论述,规划当中的各个方面都极为重要。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就不一一介绍了,重点介绍十六字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中的自主创新。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