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科普期刊融合发展沙龙第二期举办

    科普时报讯(记者侯静)科技人员如何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科技传播工作?科普媒体又能为科技人员参与科普提供哪些支撑条件?9月26日,由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主办的“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第二期”活动在京召开。在沙龙活动中,与会科普媒体负责人、科普专家围绕科普媒体如何助力科技人员参与科学传播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

    《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社长李鉴从近些年的编辑工作实践出发,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和科普工作者,给出了《天文爱好者》的策划、组稿思路。他们挖掘的不少年轻作者,许多都从编译开始起步,逐渐成为撰写科普文章的行家里手。而一些中青年科研骨干的本职工作往往十分繁忙,编辑就们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寻找选题并进行组稿。有的文章就是直接在聆听报告和采访的基础上整理成文。许多科学家甚至是老院士都十分热心于科学普及,让他深受感动。在编辑工作中,《天文爱好者》特别强调科学示意图的制作,发挥科普期刊的优势,让高冷的科学知识更加平易近人。李鉴提出,在媒体融合的时代,科普期刊可以通过签约特别撰稿人等形式,盘活科普资源,对内容多渠道开发,多渠道发布。

    《科学故事会》执行主编阮帆结合办刊宗旨、定位、发展规划等问题,提出推广科学故事、推广科普阅读,要进行多方面传播,如一次收集素材,多元化创作,多平台推广。未来线上线下活动,包括推动科学家与青少年互动,以及教师和青少年的科普培训活动等,“我们以后还要推出一些活动,包括科技传播、培养计划、读者俱乐部、分享会等活动,希望利用活动让科学传播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科普期刊如何用生动语言把科学知识讲述给中小学生或者大众来听?如何让科普故事更加吸引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毅鑫认为做到这些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企业里的科研人员关注新产品研发及新技术应用,并追求新技术和产品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高校和科研院所里的科研人员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解决问题,关注如何能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变成生产力,而并非科普。大学教师平常多数时间在上课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压力挺大,如何能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来做科普是需要有效激励措施和体制机制创新的。

    如何鼓励科技人员通过科普期刊进行科普?赵毅鑫认为首先让大家都认识到科普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其次可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中增设相应业绩考核指标,逐渐使在科普期刊投稿成为一种责任,“我相信在有效的激励政策推动下,加之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兴技术手段,广大的科研人员是愿意做好科学普及工作的。”

    在接下来的自由发言和讨论环节,《科技导报》编辑部编审、副主任陈广仁、《中国科技教育》副主编秦丽雪、《中国国家天文》编辑部主任黄京一、《大自然》编辑部主任苗雨雁、《气象知识》编辑李陶陶、《科学世界》编辑孙天任、北京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其畅、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博士陈征、卓众出版科学传播中心主任苏婧等嘉宾,围绕科普期刊如何准确开展科学传播从而提高对科技人员的吸引力,科技人员如何通过科普媒体与读者沟通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科普媒体如何积极助力科技人员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详细报道见下期本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