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增大,以老年人群体为目标的诈骗犯罪在经济犯罪领域呈高发态势。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北京青年报》记者9月26日从北京二中院获悉,2015年至2018年期间,二中院共审理涉老年人群体被诈骗案件20余件,被骗老年人上百人,涉案金额上亿元,其中四种情形的诈骗案高发。
情形一
“专家”售卖保健品小心是圈套
王某曾是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从事销售保健食品业务。2016年,王某伙同该公司销售主管杨某,指使公司招聘的话务员王某等人进行电话推销。并且他们虚构身份,谎报自己是某大医院、全国心脑血管帮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老师、医生等。还夸大保健品的功效,向被害人承诺其销售的保健品可以治疗糖尿病等疾病,且3个月就能治好病等。该公司以销售保健品的手段,来骗取多名老年人的信任。诱导老年人花费高价购买与其宣传不符的保健品,先后骗取80余名被害人180余万元。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杨某等人的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
据了解,开办养生讲座、假冒医学专家、举办免费体检、赠送礼物拉拢、承诺返费或报销等方式,极有可能是不法分子设置的圈套。他们抓住老年人关注身体健康的心理需求,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诱导老年人花高价购买与其宣传不符的“保健产品”,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
情形二
许以“高额回报”可能是个坑
2014年至2018年,广某通过他人介绍的方式,以虚构投资国外某国际娱乐城投资项目、投资理财等名义,承诺每月向被害人支付高额利息,骗取多名老年人的集资款。广某还将多名老年人介绍给从事民间借贷的邵某、龙某等人,诱导被害人将名下房屋进行抵押借款。广某采用上述手段先后骗取40余名被害人,集资款达7000余万元。
此外二中院审理过一起“以房养老”型诈骗案件。被告人李某、张某虚构提供候鸟式养老服务项目,诱骗多名老年人将名下房屋进行抵押借款,将借款投入所谓的养老服务项目。后李某、张某将上述资金肆意挥霍,使多名老人面临可能失去房屋的巨大损失。
综上案例,随着老年人投资理财需求的增长,一些不法分子以高额回报为幌子、以虚假项目为包装,通过广告宣传、免费活动、情感关怀等营销手段诱导老年人参与投资理财,造成老年人财产损失。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