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从“科学家”到“科学人”
□ 郑 军

    隔行如隔山,影视界要用创作来反映科学界,最初都是老老实实拍科学家传记片。他们的生活经历可以直接搬上银幕,再创作的功夫较少。美国在1943年就拍摄出《居里夫人》,后来陆续也有《美丽心灵》、《飞行家》、《万物理论》这类佳片。

    但是,只拍著名科学家,会强化公众的错误印象,认为科学工作者都是科学家。实际上,全球99.9%的科学工作者没拿过什么奖,中国99.9%的科学工作者也不是两院院士。他们自称“科研民工”,但却是科学共同体的主干。

    从描写“科学家”到描写“科学人”,写好普通科学工作者的日常,科学题材电影才算达到成熟。而这需要主创们跨越鸿沟,深入科学群体。2007年,美国华纳公司出品、哥伦比亚公司发行的《生活大爆炸》石破天惊,成为这方面的标杆。

    2019年,《生活大爆炸》在拍摄完12季后告终。先后获得包括艾美奖、金球奖在内的15次大奖,提名多达64次,可谓叫好又叫座。该片最大长处就是拍好了虚构的普通科学人角色。

    影片中的4个宅男中,3个人搞理论研究,一个人是工程师。每集20分钟,台词中密集地出现科学知识,涉及很多学科。其意图不在科普,而是抖包袱,造笑料。主创必须知道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梗”,才能做到这一点。

    该剧所展现的矛盾冲突完全取材于现实。“科学家”瞧不起“工程师”,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科研人员瞧不起科普明星。谢尔顿还经常与作为虔诚教徒的母亲斗嘴。这些科学人会像普通人那样争名夺利,但其手段和过程都符合现实的科研生态。

    作为情景剧,必须以爱情、亲情和友情这些传统话题为主线。作为喜剧,更会有夸张,有煽情。但是在该剧,这些艺术元素都被摆在科学共同体背景里重新演绎。该剧主演基本都是职业演员,为表现“科学人”不修边幅,不谙世事的特点,还都要自毁形象。

    总之,《生活大爆炸》是一套出色的科学伦理剧,对科研现实的展示无出其右。 对于很多大学生观众来说,该片的意义不是讲了什么知识,而是告诉他们,以后会进入什么样的圈子里面讨生活。

    影片还表现出科学群体对科学文艺的接受度,4个宅男都是《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和漫威的粉丝。白天搞科研,晚上泡动漫店,很多笑料来自这些科幻影视剧。这恰恰是新一代理工生的日常,《生活大爆炸》也提示我们,科学文艺的铁杆粉丝是哪些人。

    实际上,影视作品无论表现任何群体,绝大多数都不是取材于这个群体里真实的名人,虚构好普通角色才是主流。《生活大爆炸》在构造科学人角色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迄今尚无突破。可惜结尾处未能免俗,仍以谢尔顿夫妻获得诺贝尔奖告终。现实中的科研已经成为社会化大生产,像居里夫妇那样不需要多少科研经费,仅靠手工作坊式的劳动,今天已经不可能再拿到这种顶级奖项。

    喜剧比正剧更考验编剧功夫,室内情景剧尤其如此。很多人看到《生活大爆炸》后会猜想,编剧难道是科学圈子里的人?其实,两名编剧查克·罗瑞和比尔·布拉迪都是影视圈的人。查克·罗瑞还开有制片公司,亲手组织该剧的制作团体。对于这些资深影视人来说,仅仅能对科学人的生活感兴趣,有创作欲望,就已经非常难得。

    科学界里一直有种观点,认为文艺界把握不了科学题材。必须让事业有成的科学家亲自下场,才能搞出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其实,这是不理解文艺创作的专业性。一个人如果花很多时间在科学上达到相当高的成就,很难再有时间钻研艺术规律。

    《生活大爆炸》配有科学顾问。扮演女二号艾米的拜力克,现实中和艾米一样出身神经生物学专业,还亲自写了艾米的很多台词。但是他们都是“科学人”,达不到“科学家”的程度。

    《生活大爆炸》能够走红,不光有高水平的主创,观赏门坎也很高。剧中有密集的知识展示,观众如果不具备大学理工科知识结构,如果不熟悉当今科研生态,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聊什么,更不会发笑。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也有《生活大爆炸》的巨大粉丝群,说明纯科学题材的受众群体在这里也已经成熟。

    (作者系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