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实效:把地震安全知识送进高校和中小学,把学校建成家长最放心、师生最安全的地方。上课的第一句话:面对突发的大地震,躲的同学举手!跑的同学举手!尊敬的校长:我报告现场调查的结果:10%的同学躲,20%的同学跑,还有70%的同学不知所措,学习热情立刻点燃。
我的科普报告《珍爱生命 才有梦想》的主题,讲大家最关心的5个问题:地震逃生三要诀、科学判断三种波、防震演练三部曲、自救互救三关键和心理疏导三环节。结合古今中外典型震例,将地震监测预警、震灾预防、紧急救援、科技创新知识贯穿其中、娓娓道来。过分敏感会自己伤害自己,过分迟钝不抗震的房屋会伤害我们。三大短板、重大举措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每10分钟一个小高潮。让师生在寓教于乐中轻松学习防震避险的科学知识、掌握自救呼救的基本技能、了解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不知不觉2小时过去,“我们爱听、喜欢听、手机都忙不赢看”,云南开放大学连续6年纳入新生入学教育,5000人的大课荡气回肠,科学减灾、主动防灾、珍爱生命、才有梦想的理念深入人心。
地震灾害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训,追求生活质量而忽视生命质量。长期以来低标准设防,农村、城中村基本不设防的状况还很普遍,国家重大工程又做的很好。如长水机场用了1800多个减隔震垫、一层钢板一层橡胶,以柔克刚,保护建筑主体安全,成为世界第一单体隔震工程。宣讲的重点要突出高科技、高精度、高难度,理解“三高”,才能在关键时刻相信科学,传播正能量。
把握原则要注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难点在趣味性。中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明确了未来地震研究的四大重点: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宽频带、大动态、高精度、数字化,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服务一带一路,发射电磁卫星,搭建防震减灾“四梁八柱”,当好守夜人,筑牢安全线,力争2030年建成世界地震科技强国。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发出了“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的号召,提出“十个一工程”。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地震科普的根本任务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地震科研营造社会氛围,为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加强监管、严格执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个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保障民生安全的防灾减灾救灾大业必将迎来新机遇、新作为。
(作者系云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地震现场新闻发言人,云南省首届科学普及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