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7日 星期五
科技创新比赛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科学教育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小院士课题展示活动还能怎么做?且听北京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特级教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周又红仔细道来——
激励更多的孩子了解科学参与创新
□ 周又红
作者辅导孩子们参加科技活动

    11月24日,北京地区“小院士”课题评选终评答辩展示活动在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举行,北京市中小学生正装出席,展现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极大热情。

    北京市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评选,是在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题下开展的活动,旨在为全市少年儿童提供走进科学、认识科学、理解科学的旷阔空间,促进全市少年儿童科学素养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体验科学的无穷魅力。当然,北京市少年科学院的建成还有另一层意义——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

    科学教育需要更加普及化

    自1985年正式从事科学教育,我一直在创新大赛的路上前行,一路追随、行走了30多年,但又有个感觉:越做越不知道怎么做了。

    这并不是我不知道活动怎么继续开展,而是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科技创新比赛的本质是什么?毕竟,创新大赛是一个锦标,是一种竞赛,而我们是老师,我的工作是教育,如果我们的科学教育都成了锦标,那科学教育活动最终只是为那些拔尖人才准备的。例如,目前在国内各中小学开展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了与国际接轨,其参赛的内容越来越难,科研内容越做越深,从1979年的第一次竞赛至今,已经成为全国历史最为悠久,最有品牌效应、最具权威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但也让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到如此高大上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我并不是否定这些赛事。我国的科技创新“奥运选手”大多来自国家投资的人才计划,如“英才计划”“翱翔计划”等,目标就是走出国门为国家争得荣誉,需要有“高大上”的项目。我非常理解中国孩子需要参加国际化的科技赛事,需要向世界展示我国的科学教育成果和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选拔出最优秀的选手出国参赛。就像奥运选手的选拔,一定要最快、最好、最强一样。在国际上拿到大奖的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

    但是,在选拔科技创新“奥运选手”的过程中我发现,出现了一个竞技比赛的顶端和科学教育的基层之间的断层问题,跟不上的师生经常疑惑竞赛的公平性、公正性。在科技创新“奥运选手”顶端的师生又过于仰仗大专院所的科研力量,疑惑自己到底能独立做什么?

    作为一名做了30多年基层科学教育的老师,我特别希望能够代表广大基层科技教师发出一种声音——我们迫切希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科技创新“奥运选手”顶端的下面,还有一群仰望星空、渴望参与科技创新的孩子,我们得给他们提供机会,需要科学精神、科研方法的普及,让广大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给学生们一个进一步了解科学的渠道。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其实就是北京市少年科学院组建的目的,开展教育活动,而非锦标。

    依托于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组织的中国少年科学院,在2010年北京市少年科学院正式成立开始组织活动。事实上,在最初的少年科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存在沟通和传播上的问题,北京学子并未直接参加到全国组织的活动。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接手了相关工作,在北京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少年科学组织,也进入了全国少年科学院的大家庭。

    8年过去了,北京市少年科学院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很多北京中小学同学以此建立了自己学校内部的“科学院”,为学生提供了更宽阔的平台。这个平台最重要的是,这里要进行的不是科学教育的竞赛场,没有锦标,只有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快乐的答辩、切磋的师生和增长的团队。越来越多仰望星空的师生参加进来,让师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答辩体验受益终身

    纵观本次“小院士”课题研究赛事,整个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公平、公正、公开。公平主要体现在参与学校,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奥运选手”学校、科技示范学校,也有来自私立学校、打工子弟学校的同学,他们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评选。

    此外,为了避免评委心中存在固有印象,认为科技创新“奥运选手”多的学校的学生科研做出的成果会更好,答辩是按匿名方式介绍自己的成果。专家评委手中的表单只有项目名字和打分,不出现学校名称、选手姓名和辅导教师等信息。但偶尔难免还会有专家与学生认识的情况,这时专家不参与评分。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综合评定,体现公正原则。另外,答辩评审采用公开答辩的方式,学生、家长、老师都可以旁听。

    尽管是非选拔式的,但同样参与答辩的同学会有很大收获。如此,来参加少年科学院活动的同学会从三个方面学习有所收获,一是如何跟评委交流,清晰表达自己研究的问题;二是准备海报展板展示,将研究内容图表化;三是如何向公众讲解自己的研究,进行科学传播。这些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来说很难,但经过训练后会对他们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参加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承担的小院士课题展示活动的学生项目越来越多,从最初的200多项到今年的700余项。经过初选,最终有150项进入终评答辩,其中科学探究和社会调查类119项,工程创意类31项目;中学组共99项,其中科学探究和社会调查类64项,发明创新类35项。

    科学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近年来,由于参加科技竞赛能对升学、高考自主招生有帮助,很多中学生利用学校、家庭资源优势,直接迈入大学实验室进行了科研学习。对于这种现象,社会上有声音认为过早地接触科研前沿,会使学生视野变小,而中学生应该更广泛地学习。我看到过很多同学并不喜欢自己跟着科学家开展的研究课题,但是因为家长、老师的资源而被动地学习,机械性地背诵答辩内容,不了解整个研究过程和意义。这种行为其实伤害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学生没有体验到参与科学探究过程的快乐,反而认为科学是枯燥的、乏味的,甚至认为是功利的,这与科学教育者的目标背道而驰。对于达不到这个高度的同学,进行较难的课题研究对他们来说是揠苗助长,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没有功利性的情况下,仍然热爱科学创新,那他可能就是适合未来从事科研的人。

    在当评委的多年时间里,我参与过许多不同的课题,有高大上的科研题目,也有身边事物的创意改造。在我看来,科学教育应该是给学生一个台阶,让他们在自己合适的位置更进一步。

    “小院士”作为一个基础平台,还是给予了学生一定奖励,将评选出的最优秀的课题研究者给予“小院士”称号,向下还有“小研究员”等称号。虽然现在科学界正在去除“四唯”、摘“帽子”,但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这是给他们一个鼓励,非功利化的模式将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