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艺术家邬建安2016年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在来访者参与下,正在共同完成一次艺术实践。 |
“睡前胶囊”公号二维码 |
□ 科普时报记者 刘晓军 通讯员 言 詹
由睡前Futurelab创新设计学院主办的“睡前:艺术×科学”论坛日前在北京观唐艺术区美术馆剧场拉开序幕。第一期活动的演讲嘉宾,主办者请来了艺术家邬建安、黑明,科学家陈一友、梁文杰。四位讲者分别从各自的领域和角度,分享了他们独特的研究与创作。
最近几年,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为热词,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学科、专业、课程、工作坊、作品展、研讨会已经成为艺术院校一种潮流。与此同时,理工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人文和艺术对科技的滋养。不过,在此次论坛的主办者看来,无论科技介入艺术还是艺术介入科技,二者的相互介入更多地是一种互为目的和手段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之外,还应该有一种艺术与科学殊途同归、高峰相会的思想对话。“睡前:艺术×科学”论坛的诞生正是以这样一种思考为基础。
科学是严谨的艺术
艺术从来都不是点缀,科学也不仅仅是发现规律或者是技术上的推陈出新。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走着求真的道路,同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理解艺术之美。
陈一友是位“海归”实验病理博士,华人生物医药界著名的百华协会创始会员之一,他领导建立的世界著名的HuPrime技术平台,被全球几乎所有跨国制药公司采用以帮助寻找最具有临床开发潜力的抗肿瘤药物。
他“生命的边缘”为题的演讲,以“梦是一个生物学现象”开题,讲到电子显微镜下看起来非常张牙舞爪的一个肿瘤细胞;他认为“癌细胞跟黑洞有一定的可比之处。癌症跟黑洞一样,它非常黑暗非常可怕,但是也有它存在的意义。”
生命的诞生、癌症存在的意义、永生的代价,陈博士引领人们看到癌症的另一面,展示了他对癌症和癌症研究的一些思索:癌症是人类面对的最完美的疾病,癌细胞使我们无法永生,也是人类不至于毁灭地球的唯一存在。他说,人体的基因有着至今无法理解的复杂的美,而科学就是严谨的艺术。
“完美的花瓶,我们为什么要打碎它?打碎它之后是面临毁灭还是面临新生?”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梁文杰教授,是哈佛大学物理化学博士,他演讲的开篇相当文艺。
从达·芬奇的绘画到物理之对称、统一、守恒之美,从科学发展历程到纳米研究,他认为,艺术的突破、科学的突破都在于打破常规,打破常规才能寻求创新。“当我们打破了完美的材料,把它们研究到纳米尺度,确实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生命的演化、从分子到大分子到NDA、蛋白质、原始生命、终极生命。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沿着相似的道理,依照我们的需求,从破碎后的细节开始,从纳米尺度开始,一层一层的寻找,实现人工分子、人工结构、人工器械到人工机械的搭建,探索其中可能的新技术新原理新应用。”
艺术家向科学致敬
“科学家是最棒的,他们经常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艺术家邬建安首先表达了对于科学家的敬重,当然他同时认为,“科学家中最厉害的那些人也会胡思乱想”。
邬建安是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把当代的激进美学代入民间艺术中并与个人精神世界发生关联。他在2011年创作的作品《七层壳》,由七幅大画组成,每幅画中的形象都有5米多高、4.5米宽,都有360个小纸人。纸人都缝在大张的宣纸上,宣纸背后裱绢,整体形制有些像中国古代的中堂画。360个小纸人组装起来,组成了第一个大的形象,用不同的组织方式组成其他的六个形象。有些像七巧板,360个元素,可以根据不同的组织方式成为不同的形象。
他在题为“局部与整体”的演讲中说:“做七层壳这个作品的时候,我经历了特别强烈的个体应当去服从整体需要的过程”。创作结束后,他开始思考为什么那么在意这些个体在整体当中的位置,这种在意本身,是否应当被反思呢?《七层壳》之后,邬建安围绕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进行了一系列尝试,试图通过艺术创造去找寻新的逻辑关系,探索对于人类社会治理有意义的东西。
随着讲述,台上幻灯不断变换展示他的作品,那些具有奇异的原始冲击力又饱含当代激进美学的艺术创作,反映出其宇宙星图般令人晕眩的强大思想力。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有所不同,摄影师通过他们的独特视角,用镜头记录下具象的真实。国家一级摄影师黑明就是其中的一位。近年来,他采访拍摄过100个知青、100个老兵、100个天安门前的影像对比等等,出版有《走过青春》《100个人的战争》《公民记忆》等20余种摄影集、随笔、访谈和田野调查专著。他的纪实摄影作品系列,包含着对中国人及其经历的沧桑岁月无尽的感慨和遐思。
黄土高原上有个村庄叫“新窑子”,黑明去过四五十趟,拍摄了大量照片,撰写了好几十万字的调查笔记。“2004年是我到这个村庄拍摄的第8年,也是这个村庄的100年,出版了《100年的新窑子》,十几万字和230多张照片完整地呈现了一个村庄的发展和变迁。”
年复一年,摄影、访谈、录音及整理,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系列,黑明都亲历亲为。不同选题力图用不同方式表现,希望每部作品的影像都具有其独特性,不重复以往。论坛上黑明一再说自己不懂科学,但在创作过程倾注的执着与热情和求是求真的严谨创作态度,分明让人们看到了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探求精神。
科学和艺术都是求真的探索
科学与艺术都富有创造性,是基于人类想象力基础上的创造力,是非常求真的探索。在对话环节,主持人抛出了对于“真实”的看法这个问题。
陈一友说,对于科学来说,真实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但有些研究又是有着伦理的限制,譬如关于胚胎学方面的研究。梁文杰则谈到在哈佛大学学习时,他所在的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座右铭是一句拉丁语,翻译过来中文是真理、真相、真!
在邬建安看来,对艺术而言,真实就在于你相信不相信。而且越来越发现,真实是一种感觉,是你相信这个东西是真实的。黑明则非常明确:艺术首先是真实的,对于纪实摄影更应如此。
策展人李镇告诉记者:强调差异性,强调思想的对话,这是论坛的初衷,后来发现大家虽然从各自领域出发,谈的问题都跟真实有关、跟伦理有关,在形而上学层面和伦理学层面上都有碰撞和共识,都在求真和求善的层面上去做研究。
“不能否认的一点是,科学家和艺术家同样在干一件事,在求真过程中提出问题,艺术家是借作品提出一些问题,传递一些信息,而科学家在求真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论证。”另一位策展人彦风说。
悄然流逝的整个下午,两位年轻策展人已达成初衷: 不一定要寻找到科学和艺术在某一点上的具体联系,重要的是搭建一个艺术与科学平等对话、相互影响和启发的平台。科学家和艺术家作为无限未来的沉思者,他们之间的对话无论是思想层面上还是哲学层面上,一定都会给彼此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