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讯(刘洋)日前,由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办,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资助的“2018北京市中小学生自然教育馆校结合论坛”在京举办。来自北京中小学校的负责人、一线教师,校外教育基地的教育项目负责人以及社会教育机构自然教育工作者200余人参加。
科米直播作为此次论坛唯一指定媒体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众多场外观众也通过科米直播走进了这场自然教育视听盛宴,聆听自然与孩子们的对话。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基地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高付元发表演讲《自然教育活动课程化与实践育人》,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教育的变革,分享了依托社会大课堂完善中小学实践育人体系的经验和自然教育融入学校的思考。
环境部宣教中心教育室副主任祝真旭发表演讲《如何推动学校环境教育案例及思考》,开篇通过提出了几个活生生的重大污染事件引出了近代环境的缘起与发展,随后公众的环境意识逐渐觉醒,各国开始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时至今日环境也已经与教育密切相关了;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副主任黄文华发表演讲《基地视角——八达岭森林公园社会大课堂项目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介绍了八达岭森林公园积极参与学校的自然教育,采用解说学习型、思考记录型、五感观察型、拓展游戏型、自然扮演型、手工创作型等多种实践手法,成了孩子与大自然之间的桥梁。
史家小学科技馆馆长张培华的演讲主题是《学校视角——史家小学自然教育活动课程开发》,史家教育将课程作为史家和谐文化落地的有效方式,确立培育“和谐的人”的课程指向,提出“给成长无限可能”的课程理念,构建“无边界”课程,而自然课程的开发和落实,是对无边界课程的最好实践;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自然向导NATURE GUIDE公益组织发起人倪一农的演讲主题是《学校视角——北大附中 “自然之翼”社团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发》,倪老师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引导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爱好的孩子走向自然,通过行动、体验、分享、共识的循环,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回归自然之路。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各个专家与教师对自然教育政策进行解读,交流馆校结合视域下基地、学校和NGO自然教育活动开发实践经验,从国家教育政策、学校课程建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校外科普场馆自然教育探索等多个角度探讨馆校结合助推自然教育的途径。通过参加本次论坛,使大家学习到了开展馆校结合的宝贵实践经验,也认识到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