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致敬那些托起共和国无数星辰的民族脊梁
□ 科普时报记者 李 苹
《茅以升》剧照。
《大地之光》剧照。周烨/摄

    从那些逐渐远去的大师身上,我们发现什么?传承什么?感悟什么?感恩什么?

    9所高校汇演的科学家舞台剧,生动讲述了我国科学家一生忠于祖国、严谨治学、献身科技、精勤育人的人生经历。

    “我不想只扮演李四光,我想靠近他,做真正的‘李四光’。”10月20日,在南京举办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江苏汇演活动启动仪式上,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演绎的一部原创话剧《大地之光》,其中,李四光的首任扮演者赵新雅同学向记者们作了上述表示。

    《大地之光》是以李四光先生为原型,以李四光先生“爱国、求是、担当、奉献”的价值追求为灵魂和主线,以先生的生平事迹为基本素材,充分展现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的崇高品格。赵新雅同学2015年放弃保研机会奔赴新疆,成为新疆地矿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大队一名地质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为塑造科技界的民族英雄,生动展示共和国脊梁的崇高形象,本次汇演活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江苏省科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中科院南京分院、省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承办。10月20-30日,共有清华大学等9所参演高校分赴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扬州、南通、淮安等地演出,为大江南北的青年学子和科技工作者献上27场精彩纷呈的科学家主题剧目,展现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邓稼先、茅以升、杨石先、师昌绪、黄大年、罗阳等9位科技界民族英雄的光辉人生和感人故事。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在致辞中说,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以校友演校友、学弟演学长的方式,致敬那些科技界的人民英雄,致敬那些托起共和国无数星辰的民族脊梁。

    “观看了由北京交通大学排演的原创话剧《茅以升》,感触多多,特别让我感动的是炸桥那段,‘建桥是救国,炸桥也是救国’,在中华民族危机存亡的时刻,茅以升为了民族的大义,依然炸掉他亲手建成的大桥,体现了科学家非常高尚的大局意识。”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演绎这样的大师、也是自己的校友,除了尊敬,更觉得是亲切与感悟。虽然那个年代离我们很远,时代也在变化,但是科研精神、爱国情怀将会成为国家、当代青年、国民大众不断去追逐的信仰,我们不仅是在演给大家,也是在给自己上了堂很好的一课。”《寻找师昌绪》中师昌绪的扮演者郭凡溥说。

    《寻找师昌绪》剧中角色全部由西北工业大学在读本科生扮演,历经两年创作而成。“学生的成熟跟这部剧一样,其实是一个蜕变。”主创团队执行制作人郑欣向科普时报记者说,这部剧的学生没有一个是艺术专业或艺术特长生,全部用业余时间来排这部剧的。用了一年多时间,这些理工科学生从零开始,从对舞台的一无所知,到认识了剧组是一个集体,缺一不可,每一个分工甚至是幕后的角色都必须非常认真地完成。大家的集体意识、奉献与牺牲精神是在排这个剧时,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团队也是这样一点一点凝聚起来的。其实比起去怎样演好一个主角儿,可能更重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来说是如何做好一个配角,因为我们人生的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做配角。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自2012年启动实施以来,以邓稼先、罗阳等著名科学家或科技界民族英雄为原型,创作排演了14部舞台剧,先后演出340多场,近50余万人现场观看,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积极热烈的反响,成为加强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平台和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品牌工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