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7日 星期五
医事进展

    识别癫痫病有了大脑云图

    近日,浙江大学临床科学家团队通过建立儿童癫痫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脑代谢数据库,结合核磁共振、脑电图以及多年的临床随访,探索建立了有效评估非手术药物治疗癫痫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像方法,为搜寻隐匿的癫痫病灶找到了新途径,将儿童非手术癫痫病灶检出率从15%到39%提高到79%。

    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某一个小分子注射进身体内,用图像的方式反映小分子在体内去了哪儿、待了多久、在哪排出。研究团队通过PET葡萄糖代谢成像,发现在癫痫不发作时,病灶脑区比周边代谢更加降低。据介绍,利用核磁成像形成的是“带了经纬度的地图”,而利用PET成像形成的是一张大脑“卫星云图”,一旦科学家发现“卫星云图”上出现异常,可以通过核磁定位找到病变部位。

    纳米粒子可局部杀灭癌细胞

    俄罗斯国立核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学者在硅纳米粒子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核磁共振成像(MRT)的新型对比剂,它可以同时被用来诊断和治疗肿瘤类疾病。

    纳米粒子无法在体内累积,且其表面不应被污染,因此,纳米诊疗法的材料应该无毒,并与人体兼容,且能“逃过”免疫系统。该学院纳米诊疗法实验室代表认为,使用硅纳米粒子发现受损细胞是利用纳米诊疗法治疗癌症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纳米粒子本身对机体无害,但在无线电波的作用下可加热到42摄氏度左右甚至更高(被称为高热疗法),这可确保局部杀灭癌细胞。

    过敏性鼻炎新致病基因被发现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表示,他们发现了20个与过敏性鼻炎有关的新风险基因,这有望为过敏性鼻炎的防治找到新目标。

    由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共收集了近90万人的数据,对比了6万名患者和15万名控制组健康人群的基因组,确认出42个与过敏性鼻炎有关的风险基因。随后,研究人员又对比另外6万名患者和62万名健康人群的基因组,证实了20个此前未发现的风险基因与过敏性鼻炎有关。研究人员表示,所识别的风险基因可以解释大约8%的过敏性鼻炎病例的成因,其中大多数基因都和免疫系统有关系,此外过敏性鼻炎的风险基因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基因高度重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