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8日 星期五
“耐药时代”新型抗菌药呼之欲出
□ 科普时报记者 马爱平

    针对传统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带来的细菌耐药性迅速上升及多重耐药菌、广泛耐药菌、泛耐药菌不断出现的问题,邓音乐教授带领的华南农业大学群体微生物创新团队,在细菌群体感应调控、细菌生物膜及耐药性等方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揭示致病菌的致病调控机理、耐药机制和信号交流机制,设计和开发能够有效控制致病菌引起的疾病,而又不容易产生耐药性的下一代抗菌药物。

    抗生素的出现帮人类解决了无数的问题,使人类在与众多疾病的抗争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但近年来,日益肆虐的耐药菌成为让世界忧虑的重要社会性问题,新的抗生素研发则进入了瓶颈期,因为传统的小分子抗菌药物的作用靶标都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极易由于作用标靶的突变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临床急需开发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的抗生素替代品。

    邓音乐说,研究细菌毒性因子调控机制、细菌群体感应信号交流机制及耐药性产生机理等问题,对于解除细菌的耐药性至关重要。

    多年来他致力于研究病原细菌的群体感应调控机制、鉴定群体感应信号及设计新型抗菌化合物。群体感应系统是一种细胞密度依赖型调控系统,由细菌通过自身产生的信号分子扩散,进而调控重要生物学功能与致病毒力, 另外也调控病原细菌耐药性等。

    研究人员通过对重要模式病原细菌, 洋葱伯克氏菌的研究发现,病原细菌的生物膜形成、毒性因子和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都是由群体感应系统控制的。因此,设计新型抑制群体感应系统化合物,成了控制病原菌感染及毒力的有效机制,该策略为未来解决细菌耐药性提供了发展方向。

    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研究人员在细菌群体感应调控机制、信号感应抑制剂、新型防病治病策略的创建、天然活性抗菌药物的挖掘等方面取得成效,为解决“耐药时代”带来的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邓音乐介绍,他带领的团队首次报道了在洋葱伯克氏菌中,能通过同时感应群体感应信号和胞内环二鸟苷酸信号,来调控致病毒力的新机制,这一成果主要由博士研究生杨春喜主导完成,2017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该新型双信号受体通过感受这两种不同信号,来协调调控下游毒力基因的表达,目前正研究以该受体作为药物的一个重要靶点以攻破细菌的毒力。

    与此同时,也筛选或合成了一批能有效抑制病原菌致病毒力,但不影响病菌生长的天然活性抗菌药物和信号抑制剂等;这为设计能避免耐药性出现的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有力保障。该团队未来几年有望在群体感应信号调控网络、信号感应和传导机理、耐药菌药物作用靶点鉴定、新型抗菌药物的设计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