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围绕着2020年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战略,与上海建设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推进。当前,上海的校外教育能否满足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需求、家庭教育计划的需求、社会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决定着上海校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迈进校外教育4.0时代的步伐更接地气、更扎实、更有成效。 |
在这个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未来智能终端召之即来。展望未来,上海校外教育同仁如何把握新时代的变革趋势,探索未来的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让上海广大青少年公平、多样性和个性化地享有更多更优质的校外教育服务。
多年来,上海校外教育一直是全国同行学习的示范和榜样,引领着全国校外教育的健康发展。
上海的校外教育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构建了一个有上海特色、时代特征的校外教育体系,构建了“市、区、校三级联动”的综合立体的校外教育运作机制和体制,覆盖全市16个区校外教育机构和所属区域的广大中小幼学校。在培养有潜质的科技、艺术和体育未来创新人才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个性化教育作用。
校外教育发展1.0阶段:以“1953年6月1日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立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为标志,随后各区县成立少年之家和少年宫。主要开展面向学生的“阵地活动和培训教学”等,形成了以“学生培训”为主要特征的校外教育发展阶段。
校外教育发展2.0阶段:以“1956年6月1日上海响应中共中央“向科学进军”号召,成立上海市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简称市少科站)”为标志,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上海各区县纷纷响应,先后成立“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简称区县少科站)。主要开展面向学生的“阵地活动,培训教学、科技比赛”等;面向学校的“专业指导”和面向教师的“研训活动”等,形成了以“学校指导和教师研训”为主要特征的校外教育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上海一期教育改革中,校外教育机构和广大教师发挥着先行先试的作用,如活动板块课程,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学科,都是在校外教育机构多年探索积累的基础上的课程开发。
校外教育发展3.0阶段:2000年前后,一些区县合并少年宫和少科站,成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市站改名为“上海市科技艺教育中心”。形成了新一轮以“整合转型”为主要特征的校外教育转型发展阶段,如上“科技、艺术、体育、卫生和德育”等机构、部门和条线职能等整合,又如“科技、艺术和体育”跨组织跨领域组织整合,建立了“科技联合体”“艺术共同体”和“体育联盟”等新型校内外教育共同体,再如“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等跨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等。同时本市十六个区21家区级校外教育机构完成了从“低成本收费”向“公益性免费”的转型。并逐步从1.0和2.0发展阶段向“本地区课外校外教育专业指导机构”的转型定位,及形成“五个面向”的主要职能,即“面向学生活动、面向教师研训、面向学校指导、面向社会资源整合、面向教育行政任务”。
校外教育发展4.0阶段:未来基于AI社会将呈现“校内外教育大融合”的发展趋势,形成以“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校外教育发展阶段。市与区两级公办“课外校外教育专业指导机构”将以教育使命为担当,引领“本市校外教育的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外包和平台化供需,及学生可持续成长课程定制”,本市校外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和形式多彩,多元化供需动态平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校外教育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作者系上海宝山区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