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02日 星期五
不能让克隆技术脱离伦理的束缚
□ 陈 杰

    科苑视点

    近几天,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被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的新闻不断强势地刷版和刷屏。

    没错,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及团队5年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国成功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虽然,相较于全球这一领域的跟随者,中国在技术上只有一年的领先优势,但这确实也让国人无比惊喜,做到世界第一并不那么容易。

    这里首先要科普一下体细胞克隆技术,这是一种将体细胞培养后注入去除遗传物质的卵子,通过人工方式激活后再送入母体发育成个体的过程。虽然早在1997年,科学家就通过体细胞克隆的方法克隆出“多莉羊”,且随之又有许多哺乳动物的体细胞都相继克隆成功,但与人类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却一直没有成功。

    美国科学家一直在做基于“多莉”的克隆技术实现克隆猴,但经过6年尝试最终均告失败。

    完全不同于不少已克隆成功的哺乳动物,克隆猴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掌握了与人类遗传背景更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的基因模型,这绝对堪称体细胞克隆研究史上重大的里程碑和转折点。

    曾经,“多莉羊”的横空出世让所有的人都在津津乐道体细胞克隆技术将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好。有人坚信此项技术将会对医学界产生深远影响;也有人尝试利用此项技术进行人体器官的克隆复制;更有人认为,克隆人或许也离我们不远了。

    但,这些并不在人类的伦理接受范围。不止如此,不少科幻作品中都出现过人类实现自我克隆后的场景,但绝大多数是恐惧大过惊喜,最终的结果是这一技术几乎将人类拉入毁灭的边缘。这不仅仅是架空式的科幻作品,其背后都有扎实的科学理论支持,绝对的细思极恐!或许正是基于此,很多研究也就不了了之。其实,还有很大一个原因,这些理论和研究还只是基于克隆出跟人类有本质区别的哺乳动物,人类近亲的非人类长类动物的克隆技术如果诞生了呢?

    如今,克隆猴诞生了!

    或许,真如中国的研究团队所言:“没有克隆猴,就很难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很多疾病的研究就无法顺利且有效开展。此次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意味着与人类遗传背景更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模型,将在临床疾病药物研发中挑起大梁。”

    毕竟,通过这种动物模型研究出来的药物应用于人体时,将会效果更加明显,副作用更小。不少专家推测,此番成就可能会极大地推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

    但并不仅限于此,因为人们在得知克隆猴诞生后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既然与人类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已经克隆出来,是否意味着下一步就可以克隆人了?

    虽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表示:“这是公众高度关切的,我可以明确地表示,我们做这项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克隆人,而是为提高人类健康、研究脑科学基本问题服务的。”但很明显,克隆猴的诞生已为克隆人在技术上扫清了最大障碍。或许,关于克隆技术的演绎,科幻作品中有艺术的夸张,但其对现实,特别是对人类的未来将产生的影响值得去思考。未来,这一技术将带领人类走向何方,其关键还在于人类要在伦理范围内如何去利用、控制和管理。如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一技术或许就能造出一场足以毁灭人类的灾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