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讯 (记者 侯静)近日,在河南安阳召开的由《农资导报》和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智能配肥创新发展大会暨六国化工智能配肥项目应用推广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为,智能配肥模式集聚了测土配方、精准施肥、互联智能、节肥增效、低碳环保、易于落地等方面优势,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发展模式。
智能配肥是根据当季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作物营养需求(作物类型、目标产量)、施肥方法等确定的作物营养套餐肥,它是测土施肥“技物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施肥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杨俐苹认为,智能配肥技术必须依托于高效的土壤测试和准确的施肥推荐,“一个好的土壤测试方法应该是与作物反应相关性好、快速、可重复、测试费用不贵,通过土壤测试推荐作物的施肥量,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以及不同土壤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进行多年多点校验。”
杨俐苹说,目前国内智能配肥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数配方肥针对性不强,目标不明确,“不是有了一台智能配肥机就能智能配肥了,还需要专业的土壤测试和精准的施肥推荐”。
“此外,配肥站应加强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从土壤测试技能到土壤肥料知识等专业知识技能培训,采用高效土壤测试技术设备,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土壤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修学峰提出,长远看肥料行业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肥料生产与农业发展不相匹配,暴露出很多问题,包括服务能力和水平都滞后于农业现代化需求,因此化肥企业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通常建智能配肥厂(站)成本相对较低,配方肥通常选择养分含量高的原料肥料,故节约运输成本,而且配方是根据具体地块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设计的,因而在农艺上是合理的,可以为农民带来高产、高质和高收益。”杨俐苹这样解释。
当前,我国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兼顾生态环境和农业效益,这对肥料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化肥行业要在控制成本、省时省工省力等方面进行改革。六国化工副总经理徐东奎说,他们发现智能配肥是服务农场主的有效方式,相比于小农户,农场主对服务的系统化有更高要求,所以相关企业要跳出传统渠道和模式,为农场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智能配肥模式嫁接了使用指导、农技服务等方面的农业服务,正符合农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