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守护南海珊瑚林

荧屏文稿

    □ 赵致真

    编者按:由中国科协普及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委托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摄制的电视片《守护南海珊瑚林》,近日在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颇受关注、好评。这部电视科普精品用散文诗般的精彩语言和细致逼真的精妙镜头,讲述了生命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大美的自然,还有一支致力于南海生态保护、为珊瑚礁修复和繁育而奋战的科研团队。征得作者同意,本报拟分3次刊出此片文学脚本,请读者朋友垂注。

    这是一片神奇而辽阔的蔚蓝。当庄严的赤道从曾母暗沙之南200海里处划过,当浩荡的季风从U形九段线吹过,世界的版图上便清晰地标记出了中国的南海。深深感恩于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为中华子孙开拓了如此壮丽的水域和海疆,留下了这样厚重的祖产和家业。

    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200多个岛、礁、沙、滩如繁星洒在浩瀚的苍穹,如宝石镶满蓝色的丝绒,构成南海的框架和坐标。我们还要惊叹大自然的巧妙设计,中国南海的岛屿并非大陆岛和冲积岛,它们的基本成因,是亿万珊瑚在亿万年生命活动中造就的珊瑚礁。惟其如此,不认识珊瑚就无从谈起南海诸岛了。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里,聚集了一批最智慧的头脑。下属各专业机构如臂使指、根须四布,连接着南海的一脉一息。黄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便是研究珊瑚的一支主力军和国家队。

    形貌奇异、色彩斑斓的珊瑚,很早就受到人类青睐并进入经济文化生活。西晋时代王恺和石崇斗富,最后靠着拥有珊瑚的多寡和优劣而一锤定音。至于珊瑚究竟为何物,则长期以来各说各话。有人认为是石头,《说文解字系传》云:“今人所谓珊瑚,石也”;也有人主张是树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真正把珊瑚归入动物王国,已经是近代科学的认知了。

    大小如米粒,体型如圆筒,环状排开的多条触手招摇不停,将浮游生物攫入口中……这便是刺胞动物珊瑚虫的生命姿态。但珊瑚虫主要的营养来源却并非捕食,而是体内虫黄藻的光合作用。我们看到了一对绝妙的共生关系:虫黄藻是珊瑚虫的“房客”,用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和氧气“交纳房租”,并赋予“房主”五彩缤纷的颜色;珊瑚虫则不仅解决虫黄藻的“住宿”,还将自身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及氮、磷等供给虫黄藻做光合作用原料,真可谓佳偶天成,互利双赢。

    当外胚层不断分泌碳酸钙,珊瑚虫开始化柔为刚,杯状的壳体成了外骨骼和“自建住房”。由于珊瑚虫摄取营养的昼夜模式,造成碳酸钙外壳生长环纹的周期性盈缩,我们能从X光和显微镜下看到古老珊瑚虫化石留下的“日历”,如同树木生长的年轮,证明泥盆纪时候地球确实自转更快,一年曾经有400多天。

    珊瑚礁的形成,生动见证了“铢积寸累”和“日积月累”的伟大力量,建筑的基本单元只是每个小虫的骨殖,漫长的工期则从5亿多年前寒武纪直到今天。岸礁,在潮水涨落线之间与陆地连成一体;堡礁,多平行海岸由泻湖隔离;环礁,则卓立远海并内存泻湖。珊瑚礁以其巨大尺度和体量,赫然改变了南北纬30度之间热带浅海的版图。著名的大堡礁绵延2500千米,是太空中唯一能看到的活体地质构造。中国南海则拥有全球2.57%的珊瑚礁资源,位居世界第八,这是得天独厚的国之瑰宝。(上篇)

    赵致真:科普作家,科技电视编导及制片人。曾任武汉电视台台长,武汉广播电视局局长,创建大型科普栏目《科技之光》。退休后撰写和编导了《科技与奥运》《世博会的科学传奇》《神奇科学》《科技春晚》《播火录》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