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
中国英文名China源于大秦帝国?

    “China源于Cina,Cina源于秦”的观点最早于1665年由耶稣会士卫匡国提出,后经德国学者劳费尔和法国学者伯希和论证,逐渐成为主流。根据他们的研究,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秦国败义渠(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吞巴蜀,称霸西戎,又因位于华夏民族西出要冲,与印度在西南缅甸发生贸易关系,秦的名号由此传至印度,译为Cina。此时的印度与中亚、两河流域以及埃及、希腊和罗马存在着活跃的贸易关系和其他交往,受其影响,希伯来文的Sininm,罗马拉丁文的Thin,希腊文的Tzinitza,以及英语China都从Cina衍化而来。由此可看出,长期偏居西域,一直被中原诸侯视为戎狄的秦人,是当时域外文明(尤其是西部)接触最多的华夏民族,“秦人”成为对华夏民族的普遍称呼。

    但这个说法并未得到一致认可。20世纪初,文僧苏曼殊通过研读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认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有“智慧”之意,用来指我华夏,是3400年前印度婆罗多王朝对黄河流域商朝所治国度的美称。

    此外,俄罗斯等国家称呼中国为Китай,直译过来是“契丹”。中世纪从中亚直到西欧,“契丹”一直是对中国的通称。“契丹”作为中国通名的主要原因,是经过辽金两代的民族融合,“契丹”已经成为华北主要各族(契丹、汉人、女真、渤海等)的通称。之所以这么称呼,也与蒙古人的东征西战和元朝统治有关,他们称中国北方为“契丹”,读音为Cina。《陕西日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