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辣眼睛”的知识就别标价了!

    知识有价,对文化人来说无疑是好消息。网络平台先后开设有偿问答和付费内容收听的栏目,听上去都是为知识找一个好平台,让知识的拥有者能够获利更多。

    “豆瓣时间”邀来诗人、译者为网友讲解50首中外经典现代诗,还将请来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这些课程令人感慨,生活中的诗和远方,有时就在我们的手机端。

    便捷的网络通道降低了获取知识的门槛,这一点对远离核心文化区域、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群来说就显得尤为可贵。

    然而,同样是付费内容,同样是打着名人的招牌,某知名社交平台推出的付费问答则显得有些“辣眼睛”,“辣眼睛”的提问吸引了不少人去付费围观。其实,名人们的回答并不离谱,但该平台以低俗问题吸引关注的目的昭然若揭。网络世界,流量至上,以低俗为噱头吸引流量是许多网络平台的做法。

    作为面对公众开放的网络平台,在网络时代也有自己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在纷繁芜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那些真正精华的知识去指引方向,至于那些“辣眼睛”的知识,就不要拿出来标价出售了。     

    《北京日报》2017.3.17文/牛春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