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生日,聚会上有人送了他一对精致的杯子做礼物,据说这对杯子做工质地讲究,连配图都出自绘画大师之手。然而,就在朋友得知这对杯子价格近千块的时候,他直接炸了:“不就是个盛水的东西,跟我用的十块钱的玻璃杯有什么区别?这俩杯子哪里值千多块钱啊!”
看着他“啧啧”心疼钱的样子,我们一时语塞。
看到我们的反应他一时也有点不好意思,立刻解释说,其实不是钱的问题,只是自己不讲究,反正水杯能用就行,从未考虑水杯的做工和配图美观的问题,觉得这样太浪费了。
对他来说,我们也相信确实不是钱的问题,他只是觉得水是用来喝的,水杯的作用就是盛水,不撒不漏实用就行。
当下,很多人跟我这朋友一样都是“倔强的实用主义者”。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姑娘po出了自己改装出租屋的攻略贴,就在很多人点赞支持的时候,也不乏一些这样的评论:
“又不是自己的房子,花那么多钱折腾有什么用?”
“这些年轻人有点钱就会作,不就是回去睡个觉的地方,花钱花功夫弄成这样一点都不值得!”
后来,这姑娘从容地在微博上回应他们: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啊,就是因为不是自己的房子,我才要花些心思改动一些细节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毕竟这是我褪去一天疲惫的地方啊。
很多人动不动就喜欢质问“……有什么用?”其实,说得好听些,这些人叫“实用主义者”,说白了他们就是不懂审美,缺乏生活情趣而已。他们喜欢直奔目标而去,对过程中的装饰和审美他们并不感兴趣。
木心曾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现在很多人过得不好,并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精气神,没有恰当的审美,不讲究生活情趣,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就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枯萎。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在饭店吃饭时,隔壁桌一对小两口带着老两口,儿子每点一个菜,就遭到妈妈的反对,“红烧肉48,也太贵了,猪肉才多钱一斤,有48在家里吃能吃好几顿。”就是这种“什么都不如在家里吃便宜实惠”的逻辑,最后把儿子惹生气了,直接丢下菜单:“都不合算,那干脆回家吃得了。”结果,当妈的高兴得很:“我早就说回家吃,自己做才合算。”
结了婚的女同学总是喜欢向我们吐槽他老公不懂浪漫,今年七夕的时候他老公给她买了一大束玫瑰捧回家,结果她暴跳如雷地对他老公吼道:“今天的鲜花比平时贵那么多,花这钱还不如去多买几斤蔬菜!”顺手就把花仍在了茶几上,最后还是四岁的小女儿拿花瓶插起来的。
在餐厅吃饭是比在家做饭花费高,情人节的鲜花也确实比平时贵许多,但是我们就是需要这种仪式感,哪怕多花些钱。
因为某种意义上,讲究生活情趣就是懂得制造仪式感。仪式感对于生活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从而去尊重生活。
一读2016.12.23
文/十二朵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