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季节更迭、时间流逝、人世变迁和年华老去。他们通过节气诗抒发感慨、寄托心志、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春分时节落花最易使人感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凄清哀婉,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
人们在一些特殊节气的流传有特殊习俗。历史上每年的2月4日立春,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时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吃春卷的习俗。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寄托哀思。在这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也有植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古代农业社会的文化产物,也与我们的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和用药习惯的重要参考,自古以来中医强调“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依据不同自然天气状况和节气下人体四时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从而对应不同方法;人们日常饮食和保健也与节气密不可分,如大暑节气多湿土,气候干旱,三伏天的末伏伴有“秋老虎”,因此人们需要注意避暑,吃些香燥事物,释放湿浊内滞。
《国家人文历史》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