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我国先民们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悉心观察,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依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两个节气相差约为15天。为了便于记忆,这首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应运而生。二十四节气主要用以指导古代农业生产,萌芽于春秋,战国时基本形成。作为古代农事的天然法则,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农民的生产生活都以它为指导,来年是否能够五谷丰登,很大程度依靠对节气的熟练掌握和应用。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遗产项目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影响力覆盖全国,其跨民族、跨地域、跨涉不同文化类型,涉及多个学科,这在我国申报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说。
马盛德认为,由节气发展而来的传统时间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对于社区、族群和国家的文化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民族和群体之间的对话和包容,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申报的成功并不是使命的终结,而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
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中的《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时“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万物复苏;夏季芒种的繁忙劳作;秋收冬藏的丰收喜悦。“六月食癎及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顺应天时,道法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