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本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叶 琴
3月28日,记者走进江西龙南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千级无尘车间,技术人员正俯身调试着精密曝光机。“我们采用了超粗化处理、贴防焊膜等新的阻焊前处理工艺,并提高了油墨与板面的结合力,最终使尺寸精度达到±0.05毫米。”该公司研发经理王敬永对着显微镜下的Mini LED PCB基板向记者介绍,“这项技术的突破,让我们的产品成功打入奔驰—宝马供应链,背后是科技部门全程参与的‘陪跑式服务’。”这样的场景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的科技企业矩阵中仅是一个缩影。
近年来,龙南这座赣粤边界的电子信息产业重镇,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科技成果熟化和工程化项目,通过构建“政府搭台、院所接力、企业唱戏”的创新生态,让实验室里的“金点子”加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金果子”。
智能车间里的“绿色革命”
3月27日,在位于龙南市的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的拆解车间内,透过观察窗,记者看到经过多级破碎的黑色粉末在密闭管道中流动。
“这些废旧新能源汽车电池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萃取技术,钴镍回收率达98%,锂金属回收率达90%。”该公司总工程师朱扬格指着全自动化的生产控制系统说,企业获批赣州市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获得了360万元奖补资金。企业用这笔资金投入生产控制系统的建设中,不仅使年处理能力突破5万吨,更带动上下游形成20亿元规模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企业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上的积极作为。
“为关注科技企业成果转化时的关键堵点,我们建立了快速对接机制和全过程跟踪服务,持续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龙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栋说,自去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龙南市科技局积极引导金融对接,倾斜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简化服务流程,通过开展“上门送贷”活动,向企业讲解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内容,帮助多家企业申请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奖补,为科技型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
转化中心里的“技术红娘”
3月28日,记者走进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龙南电子信息分中心,该分中心主任刘炜锋介绍,分中心自2024年4月揭牌以来,始终致力于加快产学研供需精准匹配,累计收集技术及科技成果需求51个,累计发布科技成果104个。此外,分中心持续推动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工学院与本地企业进行项目、技术、科技成果对接合作,并为江西万龙科技有限公司与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促成成果转化中心首个企业与科研院所“牵手”成功案例。
在徐栋看来,科技成果转化是场“接力赛”。“我们既当‘育苗员’培育创新主体,又做‘铺路工’建设转化载体,更要成为‘经纪人’撮合技术交易。”他说。
数据显示,近年来,龙南市累计推动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20余个,技术合同交易额持续攀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
在江西龙南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落成的研发中心,总经理闫红生轻触操作屏,Mini LED PCB基板的显微图像瞬间放大千倍,他说:“看这些整齐排列的导通孔,就像科技部门为我们铺设的成果转化之路——精准、畅通、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