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3日 星期一
创新开路,小产品闯出大市场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发展纪实
棉服加工厂的工人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王延斌

  7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共有100多家服装加工厂从事“小棉袄”轻质棉服生产,年均产量超过3600万件。秋冬季节,其轻质棉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记者日前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纳多棉服加工厂里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忙碌地生产小花袄。这种小花袄外面绘有鲜艳的花朵,内衬是毛绒质地,广受市场认可。看着喜庆、穿着暖和是消费者的一致评价。

  该企业负责人高新粉拿着一款出口希腊的订单样品告诉记者:“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做棉袄,去年共设计生产了20多个款式,其中两款产品成为‘爆款’。虽然工人一直不停地赶订单,但仍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正成为侯营镇小棉袄产业的常态。在侯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贾仲健看来,小棉袄、棉服加工产业是侯营镇优势特色产业。目前,该镇共有100多家服装加工厂从事“小棉袄”轻质棉服生产,年均产量超过3600万件。秋冬季节,其轻质棉服的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并远销欧洲市场。

  作为聊城市的核心区,东昌府区不仅拥有众多“小棉袄”企业,类似小产品闯荡大市场的故事还有很多。

  技术革新赋能产业发展

  微通道铝扁管,看上去类似于在薄薄的铝板上扣出一排大小一致的空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承载管道部件,它已成为汽车空调系统不可或缺的部件。但2010年之前,全球只有挪威、日本、韩国的个别企业可以生产。

  走进位于东昌府区的山东宏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远金属”)的生产车间,铝锭经过挤压与拉拔,变成了极细的铝扁管。

  “80%的比亚迪汽车用的是我们的产品,同时我们还成为部分国外汽车企业全球配套供应商。”宏远金属董事长王潮水说,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断创新。他们采用微通道铝扁管热挤压技术,通过铝代铜技术推动技术革新,材料重量减少50%,制冷剂使用量减少30%以上,成本降低50%以上。此外,他们创新性地打造了一条涂布生产线,用耐腐蚀的涂料涂至微通道铝扁管上,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成为国内外高端汽车的供货商。

  深耕节能新赛道,锻造核心竞争力,这是宏远金属从行业里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也为众多东昌府区企业所推崇。

  记者赶到聊城华宝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宝畜禽”)的养鸽基地里时,这里正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孵化实验。只见技术人员将鸽子放到“鸽蛋”上,耐心等候孵化。

  华宝畜禽经理杨秀秀告诉记者,这些“鸽蛋”是精心制作的假蛋。“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鸽子有时会放弃孵化,导致产量减少。”杨秀秀说,他们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孵化管理方式,让鸽子孵化假蛋以刺激鸽乳,为后期孵化做准备,并将真鸽蛋集中送至孵化房进行统一管理,待蛋壳破壳后再放回原窝让鸽子继续孵化。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损失,还显著提高了产量。

  华宝畜禽是国内最大的欧洲米玛斯肉鸽养殖基地,其养殖的鸽子因体态优雅、肉质细腻而深受市场好评。鸽子养得好,源于技术精。

  杨秀秀介绍,华宝畜禽不仅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公母鉴别技术,推行双母鸽养殖新模式,还引进了先进技术改善鸽舍条件,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产业发展。

  数字手段推动企业转型

  数字化、自动化之风吹进车间厂房,改变着东昌府区企业传统的运作模式。

  锁边、缝纫、自动钉扣……服装制造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量的熟练工人必不可少。但走进山东嘉诚智造服装有限公司,记者却看到另一番景象。这里的生产加工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产品也是更高端的家居服装制品。山东嘉诚智造服装有限公司财务主管郝婷婷告诉记者,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已显著提升了服装生产效率,公司年产量现已达400万件。

  科技改变着传统企业的生产环节,更深度影响着他们的生存方式。东昌府区电商产业园运营总监王孜告诉记者,在东昌府区,不少企业将传统棉服加工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并创新推出“互联网+公司+加工户”模式,开创“前店后厂”新发展模式,将实体门店转到线上,激发棉服产业发展新活力。

  “我们通过当下比较主流的平台进行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线上销售棉服,再凭借线上的ERP系统把订单同步给棉服企业。这些企业会根据订单量进行加工发货,而我们则根据不同产品收取3%—4%的提成,实现了共赢。”王孜说。

  目前,二十余家棉服企业通过东昌府区电商产业园销售,每天的订单量超过5万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