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菜农在采收蔬菜。新华社发(何红福摄) |
◎本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许文璨
近日,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多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商实验室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教授表示,实验室自获批建设以来,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重大原创理论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说,面对数智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实验室要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动科研范式转变,全面提升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建设成为重大原始创新的引领者、有组织科研的典范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与会学者围绕实验室建设发展进行研讨。他们认为,实验室在未来发展中应围绕七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应对复杂科学问题和产业需求。应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二是深化产学研融合,实现科研价值最大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推动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应用。三是注重目标及规划制定,明确方向和动力。通过设定阶段性目标与长远规划,在五年、十年时间跨度中审视实验室的整体发展,确保科研工作与科技进步及社会需求同步,有效推动实验室和园艺产业持续发展。四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实验室及园艺产业稳步发展。积极引导青年科研人员成长,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培训机会,提高其在团队中的地位,使其充分发挥潜力。此外,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团队成员持续创新。五是强化新领域队伍建设,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通过建立专业的研究团队,进行跨学科合作与深度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进而推动学科发展和产生科研成果。六是完善管理模式,保留自由探索空间。在强化组织建设的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发挥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自由地开展创新性研究,避免过度管理和束缚。七是推动开放课题,促进学术交流。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认为,实验室已稳步进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轨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一步,要强化目标导向,推动团队式重大科学问题攻关;深化共建单位融合发展,完善“人才共育、平台共建、任务共担、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坚持“四个面向”,聚焦产业急需和技术瓶颈,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