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定边县一处风电场。 白泓渊摄 |
◎本报记者 王禹涵
近日,随着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白兴庄150兆瓦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电机组启动自动并网程序,由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定边远定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300兆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定边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600万千瓦大关。定边占陕西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的16%,新能源发电量达90亿千瓦时,位居陕西省第一。
定边地处陕西“风口”,发展新能源得天独厚。如今,定边已基本构建较为完整的风电产业链,向“新”逐“绿”步伐不断加速。
形成新能源产业“强磁场”
驶出定边县城不远,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大风车”。指着高达160米的混塔、直径200米的风机叶片,定边远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黎华志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300兆瓦风电项目于11月初进入试运行,每年可发电9.3亿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4万吨。
定边风能资源富集,风能资源较好区域70米高度实测年平均风速5.6—6.9米/秒,年有效风时超4000小时,年平均风功率密度176—290瓦/平方米。定边交通便利,与甘肃、宁夏、内蒙古相临。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定边吸引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发电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0多家省内外企业落地投资。
从2011年在繁食沟风电场竖起陕西风电“第一塔”开始,定边抢抓国家新能源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截至目前,定边已获批复和列入计划的风光发电项目111个,总规模785万千瓦,总投资超600亿元,已建成并网607.62万千瓦。定边还先后建成投运1座专门输出风光发电的750千伏特高压和4座330千伏汇集站,为绿电外送打开新通道。
为鼓励风电产业向全产业链纵深发展,定边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出台技术创新、人才扶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方面政策助力企业发展。同时,定边还主动协调国土、林业等部门加快推动保障性并网项目和通道项目前期工作。
围绕创新实施清洁油气能源扩产、新能源倍增等九大产业工程,定边正形成新能源产业“强磁场”。定边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长乔昊介绍,计划到“十四五”末,定边将建成风、光发电总规模1000万千瓦,力争打造陕西省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1月12日,在定边县2024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开工仪式上,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机制造项目宣告开工。该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风机整机制造产业项目,补齐了定边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关键一环。
“我们计划建设零碳数字风机制造总装厂、电池自动化装配线、储能零部件制造工厂等,并引入叶片循环利用产业,建设两条符合环保要求的自动化系统化集成设备生产线,全力推动定边风电装备‘芯’制造。”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宇君说。
乔昊介绍,目前,定边已初步完成上游风电叶片、塔筒及主要零部件制造和下游风电场的投资运营。2024年,定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在上中下游、产供销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形成规模。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是一层层“糊”起来的。记者在中材科技(榆林)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车间看到,工人围着一条百余米长的风机叶片模具一层层地喷涂胶衣。“这是玻璃纤维涂层,能使叶片轻盈有韧性。”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健康介绍,公司的榆林基地2022年3月注册奠基,9月厂房建设完工,2023年2月8日首片风叶下线,全过程体验到定边的服务“加速度”。
2023年2月至12月,该公司在产能爬坡期共产出197套叶片,2024年计划完成245套叶片。张健康说,公司明后两年的订单已基本饱和,产品主供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大型风电场。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思路,定边相继引进一批风电产业链项目。
日前,在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新能源(定边)风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白色的风机塔筒堆放在仓库地面等待发运。“升级后的风机塔筒提升了载荷,可提高生产效率。升级后的滚轮架设备具有自锁功能,能够精准控制塔筒的启停。”该公司总经理陈会敏告诉记者,风机塔筒一期项目自2019年底投运以来,产品不断迭代升级,销售范围覆盖山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如今,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3亿元,每年创造税收400万元。
“我们不仅为风能企业提供风机塔架的配套服务,还帮助周边地区的风能企业减少了运输风机塔筒的成本和时间,提升了价格竞争力。”陈会敏说。
此外,定边正在建设的储能电池材料、风机整机、电气设备等新能源相关装备制造项目,将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