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真】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 实习生谭旺)记者12月13日获悉,首届京津沪渝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重庆市第三届青少年创新教育大会日前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地的教科院专家、高校学者、教育科研工作者、一线教师以及重庆市各中小学师生代表等8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方法。
“开展科学教育不能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武向平表示。他以“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为例,阐述了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工作思路,即发掘并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科学研究兴趣和科研能力的青年人才,引导他们成为科研工作者、科学家,帮助他们成为能够承担科技变革重任的科技精英。同时,他特别强调了一线教师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表示,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他将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过程划分为激发兴趣和扶植、自我探索和定向、专业分化和才华展示等阶段,并强调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人才,既要考察环境因素对个体成才的影响,也要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同发展。
会上,“京津沪渝教育科研协作体”宣布成立。协作体成立后,将致力于促进成员单位之间紧密沟通与合作,共同发展。通过这一平台,各成员单位将进一步深化创新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总结并分享经验,集中优势资源,探索创新路径,推动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引领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活动还开设三个平行论坛,分别就“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区域探索”“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经验”“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学员成果分享”等主题进行交流分享。与会专家就京津沪渝四地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区域实践探索、学校实践经验做了专题分享。
其中,在“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学员成果分享”平行论坛上,重庆市“英才计划”和“雏鹰计划”学员代表,以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萌芽赛道国赛金奖获得者分别进行了科研体会交流和科研成果展示。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江鹏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紧扣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样板的建设目标,着力构建全学段贯通的培养体系、全周期指导的队伍体系,全过程跟踪的评价体系,实现多维度、全方位考核,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教学科研支撑,以教育之力厚植学生幸福之本,以创新之强夯实强国建设之基。
此次论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导,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