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中国工程创造》新书发布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董韩梓)“我们精心选择36项中国古今重大工程,希望展现中国的工程创造,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的科技力量,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12月8日,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工程创造》新书发布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张柏春说。

  工程是造物的活动,使科学和技术发挥出生产力的功能。《中国工程创造》一书以工程为媒,用精美细腻的图示、精准凝练的文字为读者开启一扇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创造的独特窗口,启发人们关注工程技术的价值与发展。

  源于商代的铜绿山古铜矿展现了古代高水平矿产采冶技术;来自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将冶铸技术和音韵之美融为一体;都江堰反映出古代综合性水利工程体系的卓越水平;紫禁城则以宏大规模、细致布局、精巧雕饰成为建筑与土木工程的杰作……书中记录的16项古代工程为读者展示了古代中国工匠造物制器、营建施工的高超水准。

  该书还收录了20项近代以来我国的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例如,京张铁路体现出因地制宜发展和运用工程技术的智慧;“两弹一星”工程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研协作网,使我国具备独立自主发展国防尖端科技的能力;耗时20余年建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保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持续发展的中国探月工程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个里程碑……这些工程展示了我国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正如书中序言所说:“中国是工程大国,也是工程强国。造物是中国人的禀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