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和气一号”生田湾
——探访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
从空中俯瞰田湾核电基地。田湾核电基地供图

    【走近大国重器】

    ◎本报记者 金 凤

    黄海之滨,云台山下。

    初冬时节,记者驱车从江苏连云港市区一路向东直奔黄海。当海的尽头出现一座座圆柱形“核岛”以及蜿蜒的管道、林立的塔架时,田湾核电基地到了。

    这座全球在运和在建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于2024年6月19日投产了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和气一号”,每小时可产出600吨工业蒸汽。这些蒸汽随即被输送到20多公里外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驱动那里的工业马达。

    “‘和气一号’的投产,标志着中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城市供暖拓展到工业供汽领域。”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毅告诉记者,“这项工程每年提供的工业蒸汽,相当于减少40万吨标准煤的燃烧,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

    安全有赖“自嗨锅”

    站在田湾核电基地观景平台俯瞰,苍翠的云台山下,8台核电机组一字排开。在3、4号机组旁,一座新建的能源站镶嵌其间。这就是“和气一号”的“中枢神经”。

    走近它,机器的轰鸣声逐渐清晰,那是热能转化发出的“交响”。

    “和气一号”由3个独立回路组成,包括3、4号机组的一回路、二回路以及此次新建的工业蒸汽回路,3个回路各自独立、相互隔离运行。利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裂变产生的热量,通过一回路蒸汽发生器,把二回路的水加热,生成高温高压的蒸汽。这些蒸汽中的一部分用来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另一部分被抽到能源站,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加热经过海水淡化处理后的除盐水,再用多级换热技术,产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的蒸汽。

    “如果说核能发电像‘烧开水’,那么核能供汽可以看作是‘烧开水’与‘自嗨锅’的组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培训处处长武文奇给记者打了个比方,“核能发电产生的蒸汽相当于‘自嗨锅’的发热包,除盐水相当于‘自嗨锅’中的食物,发热包与食物只有热量交换,没有物质接触,让生产更安全。”

    穿梭于能源站内外,记者发现,主蒸汽取汽管道和工业蒸汽输出管道上还设置了“小机关”。“这是辐射监测仪表和快关阀,当监测到仪表数据超过临界值时,快关阀可在5秒内快速关闭。”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维修总经理刘永生告诉记者,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水泵、预热器、工业除氧器、蒸汽发生器、过热器等各种设备相互接力,源源不断制造工业蒸汽。“这些工业蒸汽可以替代传统煤炭消耗,解决石化企业热源和动力源问题。”刘永生说。

    升温再添“一把火”

    在工业蒸汽产生的过程中,能源站设备的传热效率,直接影响工业蒸汽的利用价值。把20℃的除盐水加热为248℃的工业蒸汽,如此大的温差,对传热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能源站,十几台预热器和加热器将除盐水逐级加热,当它们汇集到蒸发器的入口时,已经有约200℃的高温。这时,来自3、4号机组二回路的主蒸汽,从蒸发器另一端传来,再给它们“加一把火”,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让除盐水升温沸腾,变成蒸汽。

    “我们通过多级换热技术,再加上自主研发的国内单套容量最大的双侧相变式蒸汽转换装置,可以让热源蒸汽的利用效率达到90%以上。”刘永生说,“3、4号机组的实际热效率,也从原来的37%提高到42%。”

    当“和气一号”产生的工业蒸汽离开田湾核电基地后,又将迎来一项新的挑战——在长达20多公里的跋涉中,要战胜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保持一颗“滚烫的心”,直到抵达目的地。

    “其中最大的难题是蒸汽管线的保温。”江苏方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叶圣陶介绍,根据项目方案的技术要求,每公里的温降要少于1.75℃。经过反复研讨、论证,他们采用了气凝胶+硅酸钙+聚氨酯发泡剂的复合式保温结构方案,就像给蒸汽管线穿上一件三重“保暖内衣”。

    叶圣陶告诉记者:“这种复合式保温结构能够有效保持蒸汽管线的温度,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工业蒸汽的利用价值。”据统计,全线管道使用的气凝胶棉毡如果全部铺开,面积能达372亩,所用硅酸钙瓦片达101万块。

    海水淡化产能多

    从田湾核电基地观景平台向机组望去,一大片水池映入记者眼帘,这是为“和气一号”新建的储存海水的前池。

    就像血液一样,核能供汽需要大量的除盐水。“和气一号”每小时产出600吨工业蒸汽,这意味着每小时至少需要600吨除盐水。

    “为了生产除盐水,我们建设了海水淡化工程。”武文奇介绍,该工程对海水进行预处理、超滤、两级反渗透膜过滤和离子床生产工艺加工。其中,水温对制水效率的影响尤为重要。当水温在25℃时,反渗透膜的处理效率最高。夏天水温接近25℃时,他们就用田湾前池中的海水;冬天水温低于10℃,制水效率降低,他们就用核电站排掉的温排水。

    武文奇说,该海水淡化工程是全国核电行业和江苏省最大的,每小时能生产1520吨淡水,其中610吨用来制造工业蒸汽,剩下的约900吨供核电站自己用。

    “和气一号”开闸送蒸汽后,连云港石化基地能源运转更加强劲了。

    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是石化基地的公用热源点,为11家石化企业提供工业蒸汽。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杜峰介绍,现在企业需要的蒸汽越来越多,出现了每小时1600吨的用汽缺口。有时候,一些企业因为缺蒸汽不得不减少生产。“和气一号”全力运行后,能帮他们解决37.5%的蒸汽缺口,让下游的化工企业用汽充足,不用担心限产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展望未来,张毅表示:“我们将建设核蓄光热多能互补的零碳示范能源基地,为工业、建筑和交通等关键领域的绿色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