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落到实处

    ◎张赤东  吴 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要求在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各个地方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各具特色、各有特长、协调发展的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

    地域差异下的必然选择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了高科技、高效能及高质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通过科技创新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新技术、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对于推动国家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市场环境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地域性差异不仅导致了各地的科技创新发展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征、提出不同需求,也客观上决定了各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时面临的条件差异。

    例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为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性。实践证明,这种产业转移对于相关地区的产业升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即便同是沿海发达省份,广东省与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广东省在通信设备制造、无人机制造及工业设备制造等领域更具竞争力,而浙江省则在互联网产业及中小工业产品等方面更具优势。

    这种区域性差异构成了地方培育新质生产力时必须正视的现实条件。因此,各地在选择重点优先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地的比较优势,匹配本地的资源禀赋、科技条件和产业基础,培育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且有竞争力的特色化产业。

    为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地域差异背景下各地的必然选择。

    存在三大问题

    因地制宜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一项可迅速达成或简单易行的任务。通过对各地过去一年实践探索深入分析,并结合以往地方经验,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除了面临资源要素配置格局限制、产业结构固化、科技创新效率低下以及制度性约束外,当前还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在战略决策与政策制定方面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问题较为突出。以往经验表明,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上的趋同导致有限资源的浪费与多地新兴产业过度竞争并存,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面面俱到”更是不可取且不可持续的。

    二是当前多数省份尚未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至战略任务高度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尽管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地方政策文件中普遍提及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仅有极少数地方政府,正式发布了旨在因地制宜促进当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单独意见或决定文件。

    三是新兴产业与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创新规律表明,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演进变革周期。鉴于此,地方政府如何在这一长期的动态过程中,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精准识别并因地制宜地把握创新机遇,是各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面临的一项关键性挑战。

    三个原则“三步走”

    为切实有效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政府应正视本地发展情况,审视已有政策与目标要求的差距,依据三个原则,审查并确定本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战略。

    一是坚持贯彻落实与发展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即在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中突出地方特色,避免产业同质化,基于区域比较优势与差异化发展思路,遴选本地优先发展的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二是坚持产业优化与资源优化相结合的原则,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应避免因发展高精尖产业、力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覆盖而陷入“晋升锦标赛”或资源错配误区,而应选择适合本地的优势产业和技术路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的“双优化”。

    三是坚持开放创新与有序竞争相结合的原则,即面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知识经济发展大趋势,地方应摈弃以往区域壁垒思维,以开放合作的创新思维去谋划本地创新战略与重点产业布局,力求在全球有序竞争中塑造本地竞争优势。

    实践中,地方政府可以按布局、施策、造生态“三步走”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遴选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推动全国形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有序竞争、齐力推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精心布局。地方政府要统一思想和认识,制定并公开发布突出区域特色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地方纲领性文件,统筹规划、明确思路、制定保障政策,保证资源的优先配置。

    二是精准施策。各地应立足本地、科学决策,重在合理、准确地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突出的产业优先发展组合,重在推出一系列细且实的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全力造生态。从产业园到创业园,从高新区到示范区,从研发支持、财税优惠、引人用人到创业引导、社会保障,持续营造一个全面、全程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激发社会创新动力,加速创新发展进程,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