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伟 李建文 本报记者 张 强
太行山麓,引擎轰鸣。近日,海军航空大学某团某型运输机飞行学员毕业考核顺利展开,首批参考飞行学员吴承珂以全优成绩通过考核。拿到考核成绩单,吴承珂兴奋地说:“能够取得好成绩,得益于团里模拟飞行器的升级换代。”
走进该团模拟飞行中心,记者看到,两座大型球状设备具备六自由度变化功能,座舱外,山川、河流、大地和蓝天的视景在飞行员眼前疾速变换;座舱内,态势信息和飞行参数在显示屏上实时更新……逼真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真实战机之中,翱翔蓝天。
“随着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战机出动频率加快、飞行架次增多,倒逼官兵转变以往‘重实装、轻模拟’的训练观念。”该团领导介绍,他们结合装备特点,升级模拟仿真系统,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充分利用“科技+”提高组训效费比。
球形屏幕上,桨叶加速飞旋。飞行学员陶家旋坐进前舱,在飞行教官李阳的指导下轻提操纵盘,操纵“战机”飞离“地面”,直冲“云霄”。白云、山川、河流在球形屏幕上快速闪过。“战机”平稳飞行不一会儿,突然发出“嘭”的一声异响。紧接着,屏幕画面猛然抖动,身后传来一阵“战机”引擎的声音。
顿时,座舱内红灯频闪、警铃大作。随着“机头”忽左忽右剧烈晃动,陶家旋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这是“单发停车”特情模拟训练的场景。随后,陶家旋与李阳协同配合,迅速研判各项数据,并根据预案紧急处置,迅速调整“战机”姿态,完成单发“迫降”。“尽管只是模拟飞行,但真实感令人印象深刻。”走下模拟座舱,陶家旋说。
从模拟实操感觉到模拟战场环境,从磨练“肌肉记忆”到激活“战场联想”,海军航空大学某团在深化科技强训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们不会因为只是模拟训练就不认真对待。”李阳颇有感慨,“虽然只是特情模拟训练,但是模拟训练和实装飞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模拟训练中过了关,才能在真实战场上更好发挥力量。”
“借‘虚’练‘实’、以‘虚’谋‘实’,我们对模拟训练有信心。”正如李阳所言,主动作为靠的是内在驱动力。
近年来,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战机出动频率加快、飞行架次增多,官兵转变以往“重实装、轻模拟”的观念,探索更严格、更高效的组训模式,通过模拟仿真训练打牢实装训练基础。
特情处置训练一直是飞行训练的难点。该团升级后的模拟器,不仅能让飞行员在多种气候、地域和环境条件下进行仿真训练,还能开展发动机停车、液压系统故障、尾桨失效等应急处置训练。此外,该模拟器还具备精准评估功能,飞行高度、速度、仰角等参数一目了然,可以为每名飞行学员制定个性化精细化飞行评估报告。
“模拟仿真训练可大幅缩短基础课目实装飞行时间,让年轻学员在模拟器上积累‘航时’和经验,最大程度减少空中出错率,飞出强军加速度。”该团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还将依托信息网络和仿真建模技术,推动不同类型、不同兵种的模拟训练器材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单机、编队和战术层级的模拟训练体系,充分释放“虚拟演兵场”助推战斗力生成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