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时空】
◎史俊斌 本报记者 滕继濮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田江说,陕西省加强水土保持,全面启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新建淤地坝177座,完成营造林263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十年减少三成。
“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黄河多年一直‘体弱多病’,生态本底差,水资源短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沿黄各省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孙有斌告诉记者,“陕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部、黄河‘几字弯’腹地,肩负着打好全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重任。作为全国‘三北’工程建设的重点省份,陕西是阻止西北风沙东越南侵的重要防线。”
陕西省水利水电设计院院长魏克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黄河干流在陕境内全长719公里,流域面积达13.3万平方公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涉及陕西省9市(区)68县(市、区),涵盖了陕西省全部荒漠化、沙化土地和70%的水土流失区域。
陕西省林业局局长郑重说,在打好陕西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过程中,陕西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以当地的水资源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做到以水定绿、以水定林、量水而行,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宜沙则沙原则,真正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记者了解到,根据不同沙化土地分布特点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陕西探索出了一套适合省情的科学治沙体系,将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县划分为毛乌素沙地防沙治沙攻坚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区、关中生态经济协同推进区3个治理区。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陕西省国土绿化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该市集中了全省40%以上的造林空间和99%的沙化土地,是陕西省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核心区。
据了解,榆林市依托国家“双重”工程及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对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进行综合治理,重点实施生态廊道建设、重点区域绿化、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林草产业、封山(沙)育林等项目,持续开展乔灌木替代蒿类植物试点,偏远山区、沙区飞播造林等工作。如今,榆林市年均入黄泥沙量从2000年的5.13亿吨降到2.12亿吨,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实现“双下降”。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陕西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四水四定’,完成渭河、泾河等18条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基本建立。2023年,流域实际用水总量68.57亿立方米,低于国家考核控制用水指标。”陕西省水利水电设计院党委书记田进告诉记者。
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金东介绍,2023年,陕西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达到近20年来最好水平。其中,渭河干流连续6年达到Ⅲ类水质。
如今,陕西的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沙化面积和程度实现“双减轻”,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人进沙退”“绿进沙退”的故事每天都在三秦大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