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阙明坤 刘文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如何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深化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职能,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308所、高职(专科)学校1560所。只有不同类型高校各展其长、差异发展、办出特色,才能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高等教育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增强人才培养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靶向性,建立和完善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要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聚焦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大学侧重科教融合,应用型高校突出产教融合,职业技能型高校强调校企合作、职普融通。要超常布局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和匹配度。
第二,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高等教育集群支撑创新能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破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着力点。高校要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整体逻辑,从目标定位、体制机制等方面明确顶层设计和改革导向,强化对接区域资源能力,切实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一流大学深度对接区域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从我国的中关村科技园到美国的波士顿128号公路、英国的剑桥科技园区、印度的班加罗尔等科技创新中心的繁荣发展,都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高等教育集群功能的发挥密不可分。
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高校要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持续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加强高等教育集群与区域行业产业集群的互动交融,进一步与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投资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形成面向需求、多元融合、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第三,持续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构建良好创新生态。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在世界各国的科技与软实力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内在潜力的重要标志。高校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氛围,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在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中持续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管理方面,应进一步突出以创新与贡献为导向。树立以创新能力、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并行。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实施分类认定与分类考核,突出标志性成果的团队奖励。应以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为重要切入点,深化改革并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引导科研人员将关注点聚焦于科技成果如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二是在高校科研经费配置与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做好“放管服”。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逐步扩大非竞争性的稳定经费支持,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创新活力。应以调存量的方式集中、定向、稳定支持特定领域方向和创新平台,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应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包干制”试点范围,尤其对青年学者前期科研项目更多实行“预算包干制”,赋予高校科研人员更大程度经费支配权和更广泛的资源调度权。
三是在高校科研制度创设方面,应坚持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统一。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研究周期长短的差异,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周期,保证研究的持续性与深入性。应通过完善考评方式与考评工具,创设既能满足评价管理要求,又能致力于科研人员有组织科研的体制机制,实现科研人员水平与科研管理水平的双重提升。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高校创新活力,必须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产学研融合互促、学科交叉融合出新,使高校的科研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与科技优势,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更多高校力量。
(作者阙明坤系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委会副秘书长,刘文杰系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