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公司陈列室里展示的轴承产品。新华社记者 李尕摄 |
【热点追踪】
◎本报记者 张 蕴
轴承之于工业,犹如关节之于人体。被誉为机械“关节”的轴承,在机械装备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小到一只手表、大到航空发动机,都离不开规格各异的轴承元件。在传统制造业界,轴承的性能与质量直接关乎重大装备及主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及可靠性。
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轴承产业如何守正创新?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4辽宁黄海实验室轴承产业学术论坛现场,来自国内高校院所、轴承企业、政府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轴承产业如何积极拥抱新技术、继而为工业发展贡献更加强劲的“关节力量”展开热烈讨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工业4.0大背景下,轴承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
推动轴承产业转型升级,首先需要着眼于技术升级。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黄海实验室轴承团队负责人孙清超介绍,我国轴承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三,当前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尽管我国已具备先进的轴承零件加工能力,但在创新设计、材料热处理等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守正创新,是轴承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既要筑牢轴承制造的基石,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又要积极拥抱高端轴承材料、数字孪生等新材料、新技术,支撑我国轴承产业创新发展及智能化转型升级。”孙清超说。
固体润滑技术升级是提升关节性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如洛阳轴承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实现了轴承套圈滚道上二硫化钼的溅射喷涂,并将其应用于人造卫星太阳能帆板的驱动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胡永乐说。
现阶段我国轴承产业在技术应用环节仍面临挑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杨炯明以风电轴承为例介绍,应用于风电产业的轴承需在高海拔、复杂地形、海上高盐雾及强台风等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服役,同时还需应对风速风向变化所带来的冲击、耦合振动、频繁启停以及电网波动等多种复杂工况的考验。
“这些轴承安装于高空,一旦出现故障,维护更换费用极高。因此,风电轴承应具备强环境适应性和高可靠性。良好的试验及评价技术是保障风电轴承可靠性的关键之一,也是我国风电轴承产业发展的短板。”杨炯明说,“面对风电机组大型化和海上风电装机量高速增长的趋势,我国必须加强测试试验能力建设。”
新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政府做好“红娘”是关键。有“中国轴都”美誉的辽宁省瓦房店市在这方面不断探索。
瓦房店市科工局局长曲连军介绍,瓦房店市组织22家重点企业与大连工业大学以现场座谈的形式开展技术、人才对接,推动政校企全面合作。大连瑞谷科技与大连交通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与东北财经大学开展创新创业合作,与大连海洋大学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企业技术提升课程。
辽宁黄海实验室副主任刘永刚介绍,近年来,实验室在高端轴承领域开展国际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轴承产业持续提供科技支撑,推动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连重工装备集团瓦轴公司高级工程师郝旭介绍,目前,大连重工装备集团瓦轴公司与辽宁黄海实验室正携手开发通用及专用的轴承设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