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锚定主导产业 做优营商环境
山东德州经开区:当好北向发展“桥头堡”
在山东华创融盛展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将半成品运往下一工序进行深加工。方明伟摄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刘 潇

    10月16日,2024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大会在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召开,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材料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代表济济一堂,直面挑战,寻求合作。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0年来,德州经开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增加了70倍。此外,德州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研发等六大主导产业也在差异化竞争中形成了独特竞争力。

    德州经开区又称天衢新区,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擘画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在山东肩负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使命的背景下,天衢新区已成为山东北向发展的“桥头堡”,被赋予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

    商务部数据显示,在229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中,德州经开区在2023年度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列“前70强”,较上年度提升98位。德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大山说:“我们抓重点产业,全链条发展,将营商环境打造为生产力,推动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熔炼、锻造、轧制、热处理、焊接……在山东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铜、钽、钴等多种材质高纯度靶材产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央企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在德州布局的7个产业链项目之一。这些项目投资近百亿元,是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在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德州经开区不仅获得了央企的青睐,也得到了民企的认可。

    最近,位于广东的“中国制造业500强”、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先导科技集团投资50亿元,将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落地德州经开区。

    “我们在全国考察一圈后,最终选择了德州经开区。”先导科技集团总经理刘留介绍,“这里交通位置优越,距离北京研发中心近;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雄厚,可以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层次合作;园区办事高效,营商环境一流。”

    企业看中的这些优势,离不开园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注重。

    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德州经开区坚持小切口突破、全链条培育、多要素保障……园区实行专班盯靠、专人帮包,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编制出台相关意见和专项发展规划,设立产业基金,给予重点倾斜,加大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

    以优质营商环境获得企业“信任票”

    “从项目落地开始,德州经开区就没让我失望过。”这句话是山东华创融盛展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创融盛”)项目经理陈国庆的肺腑之言。

    华创融盛是从北京迁至德州经开区的众多企业之一。前不久,公司又将浙江嘉兴分公司的部分产能也转移到了德州经开区。据了解,迁到德州经开区之后,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38%的速度递增。

    “我们整个项目是打包了技术、营销团队和骨干工人,一起‘移植’过来的。”陈国庆介绍,“迁至德州经开区后,我们借势完成了智能化转型,突破了技术瓶颈。”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创融盛从国内10余个城市中选择德州,落地德州经开区,可以看作对这里营商环境投出的“信任票”。

    在德州经开区,企业一个电话,职能部门就能服务到家。从审批制度到服务队伍建设,覆盖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务让不少企业感到贴心。“三级服务专员全流程服务,帮企业谋划订单、抢占市场、解决问题。”天衢新区经信科技部部长陈海荣说,想要让企业专心致志地搞创新、谋发展,职能部门就要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在优质营商环境的助力下,德州经开区近年来累计引进118个京津冀项目,总投资402亿元,并携手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联动示范区,对接北京朝阳区商务中心区,打造环京产业外溢优选地。

    今年6月,以“研发在北京、智造在德州”为理念的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在德州经开区揭牌。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启萌星教育机器人、联科华单原子材料研究中心、中电智诚嵌入式计算平台等11家优质企业、品牌商家、专业运营方等签约入驻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其中,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背景的平台项目占比超90%,共吸引专业人才50余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