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第六届“一带一路”国际科普交流会上,专家提出——
以科普拉近距离促进协作

    ◎本报记者 沈 唯

    “我们将加强国际科普交流合作,促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践的同时,向世界分享更多中国优秀科技成果。”10月19日,2024东湖论坛举办期间,科技部相关司局副司长李昕在第六届“一带一路”国际科普交流会上表示。

    如何向公众普及科学新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是全球科普工作者面对的共同课题。本届交流会以“共享科创新丝路,共建科学传播桥”为主题,邀请2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科普活动更好地促进国际智慧融合,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

    科普提升健康意识

    由于地处偏远、健康意识薄弱等原因,新疆少数民族妇女的宫颈癌患病率居高不下。而通过定期筛查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苏莱娅·胡赛音说,科普教育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破局之钥。

    为了提升当地群众对宫颈癌防治的正确认识,科普团队将相关书籍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健康宣教活动,并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宫颈癌防治知识,让广大妇女了解宫颈癌可防可治。“我们深信科普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这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苏莱娅说。

    在国外,科普同样在社会医疗健康领域发挥着显著作用。作为一名肝胆胰外科医生,埃及亚历山大大学教授艾哈迈德·穆罕默德·埃尔加迪此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班上,学习了使用微创技术进行肝移植和肝切除的先进手段。“我们在埃及利用社交媒体,向患者和他们的家人科普微创手术的概念;同时,还通过科普增加人们对器官移植的认识,提升人们参与器官捐献的意愿。”他说。

    俄罗斯的一档科普节目尼古拉教授科学秀,不仅给孩子们科普自然科学知识,还致力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该节目主管贾丽娜·欧弗克尼科娃在交流会上介绍,节目会用科学实验来展示苏打水中的磷酸如何影响人的骨骼和牙齿、餐前不洗手会带有多少细菌等,以此来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开展有针对性科普

    科普巡展这一科普形式主题灵活、时效性强、具有可流动性,是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途径。“在科普巡展研发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国家的观众对同一个主题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这个差异会指导我们后续的研发工作。”广东科学中心研究设计部副部长王建强介绍,在进行展品设计时,不仅要注重科学与艺术结合,还要体现出不同地域的差异。

    交流会上,多位专家提出,应关注受众年龄、区域、文化等差异对科普工作开展的影响,探索更多有特色和针对性的科普方式。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先锋认为,科普要“早”也要“老”。“早”就是指科普要趁早,从娃娃抓起,早早在孩子们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老”是指相对于学龄阶段的未成年群体,成年人也需要科普,因此要积极推广科普进党校、进机关、进社区的活动。

    罗马尼亚科学院公共关系与传播主管卡塔林·莫索亚介绍了该院如何通过网站与公众分享科研活动,以及他们和公众进行科普交流的形式。他认为,有的文化喜欢更正式的表达方式,有的文化则更喜欢非正式的表达方式。这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倾向交流的形式不同。

    用好科普新技术新模式

    泰国国家科学博物馆副馆长盖尼加·陈分享了他们在科普方面的一项新成果:“我们与多家机构合作,创建了享受职业生涯在线平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通过平台向年轻人介绍他们做研究的故事、他们的学习生涯,以及他们在某一领域的科创成功之路。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这非常鼓舞人心,而且生动有趣。”

    孟加拉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卡齐·纳伊穆勒·胡克提出,当前科普工作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公众的接受度等。“科学家也要有相应的沟通技巧,才能向受众传递复杂的科学信息。科普的未来要拥抱不同技术和创新传播方式,让科学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他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徐世球从建设现代型科普场馆的角度,强调了技术运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创新中提升科普工作水平。比如在科普展示中,要做到静态与移动展示的结合,内容及空间与现代展示技术的结合、参观与体验的结合等。在科普渠道上,也要加强实体与数字场馆、线上与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深度融合。

    “科普的灵魂是解决现实问题、响应具体需求。”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陈征看来,科普不只是为了向公众普及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普拉近人与科学的距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也正是开展国际科普交流的意义之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