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谱写科研攻关新篇章

【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陆成宽

    10月16日,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坐落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关系密切。在“两弹一星”研制期间,中国科学院累计投入40多个单位,17000余人参与相关工作;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2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7位曾经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在当天举行的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在致辞中表示,“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攻坚取得的伟大壮举。在研制“两弹一星”艰苦卓绝的历程中,一大批优秀科研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召唤,扎根茫茫戈壁滩,勇做惊天动地事,甘当隐姓埋名人,用炽热情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科技史诗,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那是一个艰难时期,尤其对于刚建起来的西安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高级研究人员很少,设备可谓一穷二白。例如,制造鉴别爆炸是否为核爆的关键设备克尔盒体,需要用高温火焰将两片有光学质量的平板玻片,熔封在一个玻璃盒子的两端,作为克尔盒的通光窗。但当时西安市没有煤气和天然气,因此我们就必须从建立可以稳定供应可燃气体的装置开始,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两弹一星”研制亲历者、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回忆。

    “参加‘两弹一星’研制任务的中国科学院人,在当年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团结一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了重重困难,攻克了许多关键技术难关。”侯洵希望,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始终瞄准国家需求,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不断续写新时代篇章。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2013年启动建设,2015年正式开馆,收录了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过的1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人物事迹,记录了中国科学院1万余名参研参试人员名录和信息。2024年,中国科学院对纪念馆进行了系统改造升级,进一步充实文物史料、优化展厅布局、强化育人功能。

    纪念馆改造升级过程中,深入挖掘收集了大量具有珍贵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档案史料和文物,包括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高速摄影机、甲种分离膜等,以及部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手稿和在重要历史场合穿过的服装、“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许多重要科研仪器设备的图纸和模型等。同时,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内保留的“两弹一星”旧址遗迹也被进一步发掘标识、分类整理、建立台账,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现场参观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后,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硕士生郭文君备受鼓舞。他说:“这些隐姓埋名、不求回报的前辈,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未来,我们要传承好‘两弹一星’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不断突破自我,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科技日报北京10月1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