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位科学家荣获2024年“法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李宏策摄 |
中国科研人员陈笑闻。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宏策摄 |
【今日视点】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宏策
中国科学家陈笑闻荣膺第18届“法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虽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但女性在参与理科领域研究中已取得明显进展。第18届“法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陈笑闻认为,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并没有任何劣势,她也身体力行支持更多女性投身科研。
2024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近日在法国科学院举行,主题为“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共评选出35位法国本土及海外地区、从事多种学科研究的青年科学家,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科研人员陈笑闻。
评审团由40多位法国科学院院士组成,代表了同行评审科学评估的最高水平。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法国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女性研究人员,赋能充满潜力的青年女科学家,加速其职业发展。
获奖女性展现卓越研究能力
获奖者就职于各大公共科研机构,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以及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单个或多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科研能力。她们代表了法国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通过她们研究发现的新知识,推动更公平和更可持续的未来。
来自中国的获奖者陈笑闻,目前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下属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因研究通过统计物理模型更好地理解小鼠的社会行为而获此殊荣。
陈笑闻博士通过统计推断与统计物理方法,对包括生物神经系统与集群动物的社群行为等多个不同生物系统中的涌现现象、信息传播、自组织与控制有广泛且深刻的研究,为量化生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在理论方面,她将广义主方程运用于相互作用系统的统计推断上,证明了在固定稳态分布的前提下调整动力学模型的可能性,并提供了实际操作方法,系统性地延伸了统计推断在生物物理及复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范畴。
科研之路不乏优秀女性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中,陈笑闻谈到,她在学生时代便对天体物理等理科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学时期阅读的《时间简史》等书籍更是给她打开了科学殿堂的大门。在家人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陈笑闻选择了物理专业,并最终投身生物物理学。
“我通过构建数学和物理模型来研究小鼠的社会行为,分析它们的互动如何引发复杂的集体行为。”谈及科研事业,陈笑闻分享道,“科学事业不仅充满了探索未知的挑战,也肩负着为人类共同命运作出贡献的责任,这是我生命中的两大重要驱动力。我也很喜欢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此外,我很享受这份事业带来的集体归属感: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对探索和理解这个世界有着共同的热情。”
今年4月,陈笑闻参与组织了一个面向年轻科学工作者的物理学国际会议,并有意增加了女性在会议中发挥的作用。在34位受邀报告人中,有20位女性。作为组织方,陈笑闻在问答环节还优先请女性提问和回答。与会的青年学生和学者,尤其是女性硕士生、博士生深受鼓舞。有学生会后表示,“尤其高兴看到这么多女性发表演讲”。
陈笑闻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在求学和科研之路上,女性虽然是少数,但总有优秀的师姐和女科学家作为榜样,激励她不断向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带给陈笑闻以力量。面对各种困难,她说,“‘太初有为’,只要大胆去做,就能有所收获”。
助力女性打破性别壁垒
目前,女性仅占法国大学理科专业学生总数的43%。更令人忧虑的是,法国2024年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女性比例仅为22%。
2024年“法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团主席、法国科学院院长阿兰·菲舍尔在颁奖致辞中指出:“目前,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的女性比例仍严重不足。这一现实背后揭示了诸多不平等,尤其在数学和物理学等领域,性别差距更为显著,原因在于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我们必须打破这些壁垒,鼓励女性从小就接触理工学科。法国科学院非常自豪能携手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共同应对这一现实挑战。”
目前,女性在科学领域的从业比例依然较低。在法国,女性科研人员仅占29%,而全球这一比例也不过31.7%。
“女性在追求更高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对于女性科学家来说,困难则更加突出。在某些似乎仍然由男性主导的领域,她们不仅要面对根深蒂固的偏见,还常常在职业生涯中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对于鼓励她们坚持科研事业至关重要。”欧莱雅企业基金会董事亚历山德拉·帕尔特在致辞中这样说道,“我们不仅表彰这些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希望赋予她们塑造未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