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 凡 朱 彤
通 讯 员 吴倩楠
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会为我们扎实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河北保定学院党委书记胡连利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会上,河北保定学院且末支教服务队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2000年,河北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奔赴新疆巴州且末县,扎根西部,由此开启了学校毕业生西部支教的征程。24年来,河北保定学院且末支教服务队如沙漠中的红柳,矢志不渝,参与和见证新疆且末县的发展。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边疆和沙漠。
照亮孩子们求知之路
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三面环沙漠。曾经,且末每年扬沙天气多达60余天,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日子被浮尘笼罩。由于环境艰苦,人才资源极度缺乏。“一场风沙过后,总会‘刮’走几个因忍受不了艰苦环境而选择离开的人。”且末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秀君告诉记者。
2000年,由于急缺教师,新疆巴州且末县教育局到内地招聘人才。经过面试与选拔,15名河北保定学院(时为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踏上了西部的征程。
“当时到且末路程很长,很不好走,沿途连续几百公里都是沙漠,没有植物更没有人烟。”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丁建新记忆犹新,“正值山上发洪水的季节,有一段路是石子路,被毁坏了,车没办法走。司机就让我们男生下来,一起把车推过去。”
历经五天四夜的辗转奔波,他们终于走完了5000公里的路程,到达位于南疆的且末。“且末县城很小,大多是普通的平房,校园的路和操场都是土铺的。但当地人都很热情,排了很长的队伍迎接我们。”丁建新说。
“刚站上讲台没几天,我们就发现,这里和沙漠同样荒凉的是教育。”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李桂枝说,“许多中学生‘p’和‘d’分不清。”直面困难的毕业生们,他们凝练出涂鸦联想、话剧情景、分段表演等教学方法,还开设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班、古代文学阅读课,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比学生没大几岁的老师,用他们稚嫩的肩膀为孩子们撑起一把伞,也收获了学生的信任和友谊。阿斯古丽是河北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侯朝茹带过的学生,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疆大学。“每年阿斯古丽都会约上同学来看我,我们一起聊聊天,共同回忆师生走过的日子。”侯朝茹说。
“24年来,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共资助贫困学生1200余名,帮助7700名且末孩子圆满完成学业,考入中国地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且末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思政办负责人柏维财介绍。
续写更多西部支教故事
8月22日,11名河北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抵达且末。“我们这里有物理实验室,可以给学生上实验课。”给来到且末县第二中学任教的刘校辰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校整洁明亮,设施齐全。
“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行业,在学校时总听到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的事迹,很受触动。到西部教书是让我觉得很骄傲的一件事。”刘校辰表示,且末县第二中学副校长陈荣明也是2000届的毕业生,在教学和生活上给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
同样遵循着先行者们的足迹,孙彤彤2017年8月自河北保定学院历史系毕业后,来到且末县第一中学任教。“我们入学教育就有西部支教的内容,2014年侯朝茹学姐回学校做汇报,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深深震撼了我。”孙彤彤说。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和且末人民心手相牵,学生们的成长更让他们感到选择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孙老师的课很有趣又很专业,总能从新的角度给予我们启发。”且末县第一中学高三(7)班学生开日麦说。
“教育的意义不是逃离,而是为了发挥自身能量,更好地建设脚下的土地。”刘校辰说,以后他们在教学中会注重引导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让孩子们有对于自己人生的理解和规划,“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24年来,且末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的且末,车马慢、书信远,“一封信一来一回要半个月”;如今的且末,修建了铁路,交通通讯便捷,“不出阡陌尽知天下事”。时光流转,不变的是一代代学子青年对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力与传承。
在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长约23公里的生态长廊上,红柳和梭梭尽情舒展着蓬勃的绿意。正如李桂枝2016年出版的《大漠教书日记》中的《小小红柳》一诗:“狂沙冰水洗礼的小小红柳已经长大,孕育了新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