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上,专家倡议——
让绿色化与数字化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刘 垠

    “从近300年经济增长的周期来看,我们现在正进入第六波经济增长周期。在第六波周期中,绿色化和数字化是经济增长的两个轮子。”在9月9日举行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汪华林表示,两个轮子的增长速度不一样——数字化发展快,绿色化发展慢,绿色化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增长中最薄弱的环节。“不过,再过几十年,绿色化将成为更有前途也更有希望的技术。”汪华林说。

    浦江创新论坛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举办6年来,平台影响力持续攀升,聚焦的议题更热、领域更广。本届论坛以“科技创新塑造未来能源产业新格局”为主题,重点探讨未来能源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共创全球绿色发展新时代。

    目前,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共识。论坛上,巴西科技创新部副秘书长奥索里奥·内托介绍说,到2030年,巴西将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到2050年,巴西希望能够实现碳中和。在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交通运输方面,巴西投资额达到717亿美金。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教授毕晓涛表示,目前加拿大的目标是,到2030年碳排放降低40%,2050年达成碳中和。关于交通方面,加拿大希望到2030年90%的车辆都是纯电车。

    “数字化、绿色化是双向奔赴的,我们用绿色化的方法把数字化过程中的污染物消耗降下来,用数字化的办法把绿色化过程中的能耗污染物排放降下来。”汪华林说,目前中国走的绿色低碳路径,主要采用原料替代、工艺替代、燃料替代三种方式。如塑料、钢铁之类的污染物可能会长期留存,钢铁每年腐蚀率为3%,不过资源循环利用早晚会实现。

    在汪华林看来,要直接把污染物转化为战略性资源,氢是主要载体,其次是电。通过电和氢的结合,才能把污染物转化为人类需要的原料。当然,在原料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污染物,但这些污染物会更少一些。因此,在未来绿色低碳技术中,加氢和电转化将成为主要的技术之一。

    为推进落实科技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技术专项合作计划,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支持下,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于6月发布“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中国(上海)行交流计划”。论坛上,“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中国(上海)行”活动启动,来自文莱、埃及、印度尼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13位低碳合作伙伴,将围绕低碳重点技术领域开展为期6天的低碳中国行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论坛上一系列合作成果落地。比如,安徽颍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绿技行(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海事大学签订协议,将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持续推进长三角地区交通领域的甲醇燃料应用;绿技行(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武汉双碳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双碳合作战略协议”,共同筹建“碳足迹服务公共平台”。

    (科技日报上海9月10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