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延斌
自主研发的陶瓷膜实现自主生产,且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这让山东博纳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朱海洋对未来充满自信。近日,朱海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司成长的关键期,国资为其注入资金活水,让他底气更足。
朱海洋口中的资金活水,指的是山东省鲁新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以下简称“鲁新工业基金”)联合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创投”)旗下武汉博信基金,为山东博纳生物科技集团送来“真金白银”的支持。“这些资金还帮助我们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对接,推动了管理系统的全面完善,并在战略上为公司带来了市场新视角。”他说。
甘当“陪跑员”,拒绝“赚快钱”
在山东,提起鲁新工业基金,人们往往会将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硬科技”联系起来。
作为山东省首支专注于加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百亿级基金,鲁新工业基金由鲁信创投为主发起人设立,投资领域主要聚焦山东省的11条“标志性产业链”,以及济南市的四大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共同体,目的是为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工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鲁新工业基金向我们提供资金支持,还积极牵线搭桥,协助我们在股权融资中对接更多大型投资机构、产业资本,顺利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景新海深有感触地说。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中间件行业多年。中间件是三大基础软件之一,在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间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今年3月,该公司敲响了上市锣声。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作为创始股东,鲁信创投陪伴着该公司走过了21年。
事实上,一直以来,鲁新工业基金甘心当一个“长跑陪跑员”,拒绝“赚快钱”。推动“硬科技”突破、陪伴“好苗子”成长,需要鲁新工业基金具有“火眼金睛”,并且要有查漏补缺的本事。
“我们一直遵循着‘国家有需要、市场有前景、山东有基础’三项原则。”鲁信创投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旭冬举例,如高端装备中的节能环保装备、先进材料中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细分领域,虽然目前市场规模还不算大、竞争力还不算强,但市场空间巨大,发展速度较快,基金对这些企业也会给予相应的支持。
给予资金支持,助企研发转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和铜消费国,但因高端铜材生产技术亟待攻关,导致高端靶材仍依赖进口。经过研判,鲁新工业基金完成对山东海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投资,使得该公司在上述领域实现突破。
记者深入了解后得知,鲁新工业基金对公司项目的支持,不只是注入资金,还深度参与到项目的研发转化过程中。鲁新工业基金通过提供资金、人才、设备等资源,为项目的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在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莱特”)成长为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向中国高端装备关键锻件主要制造商迈进的历程中,国有资本功不可没。
针对伊莱特融资手段相对单一、资金压力较大的状况,鲁信创投团队研判后决定出资并引导1.5亿元社会资本投资伊莱特,支撑其关键技术攻关,并推动后者在设备、技术、人才方面升级。此外,该团队还对接上海交通大学、钢研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在伊莱特实现成果转化,帮助其延伸上下游产业链。
截至2023年底,鲁信创投已累计投资超过300家企业,参管基金规模突破200亿元。同时,他们还成功助推40家企业登陆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累计投资的专精特新企业也接近百家。在鲁信创投的鼎力支持下,一大批“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迅速崛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资在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提供新技术迭代与应用环境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王旭冬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创新资源向标志性产业链集聚,突破各产业链中存在的瓶颈环节和技术短板,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国资力量。